“悶”了這么久,上海這些人少景美能撒歡的景點都開了
來源:上觀2020.4.7

“春筍、萵苣全被游客挖完了,花菜也被摘光了,但新種了一片甘蔗地。”浦東航頭鎮鶴豐農莊負責人仇明惠喜不自勝,看到在田埂上撒歡奔跑的孩子,她忍不住掏出手機拍照記錄,發在朋友圈里的照片上配著一句話:“最美人間四月天”。
清明小長假推動上海鄉村旅游按下“復蘇鍵”,提供體驗項目的農場農莊和種植基地大受市民歡迎。除了鶴豐農莊,松江五厙鎮吾舍農場、浦東宣橋鎮的上海國朝果蔬專業合作社、崇明綠化鎮的桔香園農莊等都告訴記者,小長假的單日客流量都達到三位數,雖因限流人數比去年同期少,但游玩舒適度更高。
“提前預約、測量體溫、查驗隨申碼、留下聯系方式……除了這些,活動和疫情發生前一樣。”鄉村游景點負責人都這么說。就全市范圍看,大多數農業休閑游、親子游景點都已恢復接待,只是為防控疫情,增加了限流和疫情防控措施。
面對重新迎賓的鄉村游景點,市民興致高漲。在鶴豐農莊,記者遇到普陀區樂寶堡幼兒園圓圓班的7組家庭,父母和孩子們一起在農莊工作人員“南瓜哥哥”的指點下,賣力地挖土種甘蔗,手上、衣服上、褲子上沾滿了泥巴,卻毫不在意。種完甘蔗,孩子們又蹦蹦跳跳地去菜園里采摘蔬菜。
“孩子們真是太久沒有出來‘放風’了。”小朋友伊森的媽媽告訴記者,孩子們已經幼兒園大班了,因為疫情一直未開學,他們想念學校、想念同學、也想出門玩,“幸好有鄉村旅游,不用出遠門,又能親近自然。”家長們特別喜歡農莊為孩子們設計的種甘蔗體驗活動,“甘蔗節節高,寓意好,剛好給畢業班的孩子們一個成長紀念。”“南瓜哥哥”也和孩子們約好,等到10月甘蔗成熟的時候,請他們再來收割,共同品嘗勞動的甜蜜。
桔香園農莊負責人陸慧慧告訴記者,在當地市場監管所指導下,農莊的住宿服務也恢復了,“每天限量50人,這樣防疫措施能做得充分些。”她觀察到,今年小長假來休閑的市民非常享受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有些市民一大清早就起來散步,說要多呼吸呼吸新鮮空氣。”
不少鄉村旅游運營方還從中嗅出機遇:“悶”了那么久的市民渴望親近自然,如果市郊鄉村游的活動形式更豐富,不是能滿足新需求嗎?
仇明惠已經想好了,“要根據節氣、民俗,做一整年的鄉村游推廣。現在是種甘蔗,不久后就能種水稻,接著是摘桃子;端午節可以一起包粽子,重陽節能夠蒸糕……很多原材料在農場都是現成的,市民有新鮮感,也覺得放心。只要把市民對親近自然的渴望變成看得到、摸得著的體驗項目,不怕沒有客流。”
上海國朝果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周國朝也說,這兩天基地里多的是帶著孩子來摘草莓的親子家庭,未來會加大與主打親子游的線上平臺合作,為更多的親子家庭提供服務。
農業農村部門表示,鄉村旅游承載著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轉型升級的重要任務,還具備繁榮農村、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等重要功能。在上海鄉村旅游景點中,除了規模化的休閑農業園區和示范性休閑農業基地外,還有數以百計的具備休閑旅游功能的合作社和種植基地。它們雖然規模不大,但形式也很靈活,為市民提供了農事體驗、農業科普、休閑采摘等多種活動。這些鄉村旅游項目不僅帶動了農產品生產和銷售,而且為農業生產增加了附加值,是都市農業走多元化發展路徑的積極信號。
更多資訊
-
上海最大老小區拆除重建項目二輪100%簽約!楊浦推動主題教育成果惠及人民2023.10.18
近日,楊浦區鳳南一村小區完成拆除重建二輪100%簽約。這是《上海市城市更新條例》發布后,最大規模、最快速度實現兩輪雙一百的拆除重建項目。1813戶居民從此告別廚衛多戶合用、地勢低洼、內澇積水、房屋結構… 查看詳情 >
-
從“青春里”到“椿萱庭”,奉賢打造的農村養老社區能否讓老人滿意?2023.10.18
不久前,奉賢區柘林鎮新寺村82歲的村民金琴華與83歲的小姐妹胡雪琴將自家宅基房流轉給村集體后,一起住進了“椿萱庭”。這是新寺村最新探索成立的宅基嵌入式養老點,配有10個床位,涵蓋餐廳、醫務室、活動室、… 查看詳情 >
-
閔行又一為人才打造的公寓開業!近地鐵、10余種戶型、272個停車位……2023.10.17
10月16日,悅虹人才公寓綠苑路店正式開業,將為在閔行區就業創業的青年人才帶來理想生活新空間。據了解,悅虹人才公寓是虹橋鎮政府打造的高品質宜居人才公寓品牌,將為虹橋鎮內企業人才提供優質的居住環境和配套… 查看詳情 >
-
新涇鎮的“中軸線”,越來越美!2023.10.16
經過半年多的精心打造,依托新涇鎮“活力仙西”項目,仙霞西路的多個景觀節點已完工,“律動協和”“好時光花境”以及“生物多樣性科普角”等串珠成線,不但為新涇鎮的中軸線增添了步移景換、如詩如畫的“門戶”風景…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