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墻“可閱讀”,橋下出現大幅連環畫,靜安區蘇州河沿線“變”了
來源:上觀2021.6.2
“路上的景色不錯,人走著心情也蠻好。”普陀區花溪路是市民陳女士每天的必經之路,作為2020年完成創建的“上海市精品示范路”之一,改造提升后的路段景觀,讓她忍不住拿出手機拍下。
近日,上海市道路運輸局按照《上海市城市道路精細化管理導則》標準,驗收通過2020年完成創建的西藏南路隧道、中山南路、環湖西一路、思賢路、盈港路、江蘇路、花溪路等102條道路為“上海市精品示范路”。據統計,自2018年至今,上海在全市范圍內已創建精品示范路226條,合計372公里。
花溪路位于普陀區曹楊新村街道,是南北向城市支路,沿線有醫院、中小學校、幼托機構、政府機關、養老院等諸多綜合服務設施。
記者在花溪路(梅嶺北路-桐柏路)看到,路段區域內有水景、綠地、慢跑道、休憩座椅。在向陽面,紅楓、北美海棠迎風搖曳,無遮擋的陽光大片灑下,環境舒適怡人。
據介紹,花溪路新鋪裝的人行道選用灰色鋼渣磚,上面鋪滿了紅葉石楠,配以地被石竹、鵝卵石等景觀裝飾。除綠化景觀外,升級后的環浜濱水景區域,改變花壇形式并取消鐵藝護欄,新增多處休憩停留區域,拉近綠化與人的距離。在有條件的綠化帶中,開辟通行道路,并于人行道側增加休息座椅,分流行人與居住區住戶通行流線,同時增加綠化帶的功能性和趣味性。
改造后的花溪路。(成俊彥 攝)
“今年,將繼續創建100條,合計約117公里精品示范路。”市道運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去年“暢,安,舒,美”的創建標準上,新增“綠、暖”兩條標準。以城市基礎設施更新為基準點,以設施提標、路權分配、斷面優化、適老化改造、無障礙完善等為舉措,深挖道路特色潛能,實現“一路一特色”。
靜安區結合地域歷史文化特色,對區域內蘇州河沿線的防汛墻、綠化、道路、建筑等進行提升。道路改為“禁機”,增設親河健身步道,建設騎行、漫步、休閑一體的慢行交通;結合濱河景觀提升,同步改造華僑城地塊門口公共綠化,共實施綠地面積約5600平方米,其中約50%為新增綠地;構建5排以銀杏為主的綠植,強化銀杏大道概念。
在沿線防汛墻上,打造了約250米長可倚靠、可觸摸、可閱讀的預制工藝混凝土壓頂。同時,深入挖掘上海總商會等歷史文化內涵,采用雙面連環畫攝影作品美化河南路橋下空間,再現1935年《商業月報》封面總商會原貌。
河南路橋下空間美化。(市道運中心 供圖)
在徐匯區龍陵地區,智慧管養被作為精品示范路建設的重點。去年,區市政管理中心率先啟動道路智慧管養改革試點項目。針對徐匯區全域278公里的市政道路,依托新型巡檢裝備,結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智能分析技術,建立基礎設施數字化管養系統,平均病害發現與處置時間縮短50%以上,且每月自動巡查發現病害數量逐步下降。
同時,針對徐匯區龍川北路、龍吳路、永川路、龍華中路等重點關注路段,市政管理中心進行了探地雷達全面排查,并對重大開挖工程周邊建立長期觀測,預防道路坍塌事故,保證道路深層健康。
更多資訊
-
上海最大老小區拆除重建項目二輪100%簽約!楊浦推動主題教育成果惠及人民2023.10.18
近日,楊浦區鳳南一村小區完成拆除重建二輪100%簽約。這是《上海市城市更新條例》發布后,最大規模、最快速度實現兩輪雙一百的拆除重建項目。1813戶居民從此告別廚衛多戶合用、地勢低洼、內澇積水、房屋結構… 查看詳情 >
-
從“青春里”到“椿萱庭”,奉賢打造的農村養老社區能否讓老人滿意?2023.10.18
不久前,奉賢區柘林鎮新寺村82歲的村民金琴華與83歲的小姐妹胡雪琴將自家宅基房流轉給村集體后,一起住進了“椿萱庭”。這是新寺村最新探索成立的宅基嵌入式養老點,配有10個床位,涵蓋餐廳、醫務室、活動室、… 查看詳情 >
-
閔行又一為人才打造的公寓開業!近地鐵、10余種戶型、272個停車位……2023.10.17
10月16日,悅虹人才公寓綠苑路店正式開業,將為在閔行區就業創業的青年人才帶來理想生活新空間。據了解,悅虹人才公寓是虹橋鎮政府打造的高品質宜居人才公寓品牌,將為虹橋鎮內企業人才提供優質的居住環境和配套… 查看詳情 >
-
新涇鎮的“中軸線”,越來越美!2023.10.16
經過半年多的精心打造,依托新涇鎮“活力仙西”項目,仙霞西路的多個景觀節點已完工,“律動協和”“好時光花境”以及“生物多樣性科普角”等串珠成線,不但為新涇鎮的中軸線增添了步移景換、如詩如畫的“門戶”風景…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