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老藥箱找出新資源,從紅醫精神到抗疫精神,這家醫學院主題教育辦主題展館
來源:上觀新聞2023.5.31
“這是1970年代出品的小型不銹鋼消毒器,主要用于針頭、注射器等醫療器械的高溫消毒。”上海健康醫學院展館內,講解員指著一件帶有可折疊“高腳”的飯盒形狀器具向師生介紹起來。移步另一展柜,他們又見識到“中國赤腳醫生第一人”王桂珍使用過的紅色藥箱及醫療用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時代巨變,初心不變。”從紅醫精神到抗疫精神,這些醫學教育人、醫學生“睹物思人”,更加讀懂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
“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寫入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上升為國家戰略,這一全國首家以“健康”命名的醫學院校在主題教育中打開一個個新舊醫藥箱,從中找出思政教育新資源,并搭建起主題展館,沉浸體驗、觀照使命。
從紅封皮的《農村醫療衛生手冊》、卡介苗接種人員工作手冊到《赤腳醫生》連環畫“小人書”;從木質聽筒、“愛國衛生”瓷碗到有些破損的搪瓷面盆,為在主題教育中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的指示精神,籌備多時、師生期盼的《從赤腳醫生到全科醫生》新時代基層衛生主題展館近日在上健醫校內開館。
與此同時,“學習二十大、奮進新征程”主題書展在學校圖書館布展,《黨的二十大報告雙語熱詞金句展》又在主教學樓布展。除此之外,以扎根上海鄉村的“赤腳醫生第一人”王桂珍為原型打造的原創舞臺大師劇《飛揚的蒲公英》將由師生續演。結合這一系列“館、展、劇”,學校近期還成立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學生宣講團,在主題教育期間形成一種醫教融合的長效學習體驗。
缺醫少藥、半農半醫的年代,“赤腳醫生曾被世界衛生組織稱為中國農村衛生的三大法寶之一,事實上王桂珍老人多次走進上健醫,向師生們傳承‘為人民服務’精神,激勵大家做全民健康的重要參與者、見證者和推動者,做一輩子百姓健康的‘守門人’。”作為主題教育讀書班暨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的內容之一,上海健康醫學院校長吳韜在開館領學時,道出辦好主題展館的初衷。“我們希望更多人了解這段從新中國到新時代基層醫生的歷史,接好前輩接力棒,為正處于百年未有之變局中的農村衛生事業取得更大勝利而不懈努力。”
薪火相傳,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扎根基層的衛生健康人才對構建新時代農村衛生工作新格局和振興鄉村具有重要現實意義。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上健醫對接“健康中國”戰略和“健康上海”行動,為上海基層衛生培養鄉村醫生共計1947人,分布在全市9個區的117個社區服務中心和223個衛生站點。“近兩千名‘新鄉醫’全部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工作,沒有流失。”吳韜為這些“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健康“守門人”頗感自豪。
依托一幅幅珍貴照片、一件件難得實物,用好用活校本紅色教育資源,全校持續打造“館、展、劇”健康新敘事實踐,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也走心。“聚焦人民健康囑托,重溫組建新校初心,這些學校文化建設的名片和思政教育的載體,為建好‘大思政課’、完善‘大思政’育人格局、推動主題教育入腦入心將起極大促進作用。”校黨委書記郭永瑾表示,醫學院校搭建“大資源”平臺,正深入挖掘校史、校訓、校歌、校友中的紅色醫學史核心元素,并用好本市、本區紅色資源,通過與附屬單位、共建單位、周邊社區等橫向聯動、聯建聯學,擴大思政工作輻射面和影響力。
目前,上海健康醫學院整理挖掘在人民健康事業發展過程中的本地故事、模范、創造和貢獻,將蘊含其中的“紅醫精神”“抗疫精神”“西遷精神”等紅色基因賦能人才培養,從此前的現代醫學教育博物館到新開的新時代基層衛生主題展館,開展了以博物館、主題展、大師劇為主要形式的敘事實踐,已辦出“白衣碧血,御敵針刀——抗戰中的醫者”“上海醫學院校的西遷之路”等6場主題展覽,達成扎根學校、進入課堂、走進醫院、影響社區、服務全國的育人目標。
更多資訊
-
促進科技、產業、金融高水平循環!浦東啟動陸家嘴金融城、張江科學城雙城產融對接平臺2023.10.20
“陸家嘴會客廳”正式揭牌、“雙城輝映”產融對接平臺啟動…… “雙城輝映 共贏浦東”2023年浦東新區“科技·產業·金融”高水平循環推進大會昨日舉行。 會上透露,陸家嘴金融城和張江科學城未來將加強資源整… 查看詳情 >
-
松江樞紐建設跑出“加速度”,全力打造三大國家戰略的重要交匯點和鏈接點2023.10.19
塔吊林立、機器轟鳴,雖已過寒露,秋意漸濃,但松江樞紐建設工地現場依然如盛夏般火熱——3000余名工人大干快建,全天候兩班倒、連軸轉,以實際行動詮釋項目施工的熱度、力度與速度。 “當前,我們正抓緊開展土… 查看詳情 >
-
遇見就是美好!七寶生態商務區吸引企業紛至沓來2023.10.19
七寶生態商務區位于七寶鎮“一核、一區、一帶”總體規劃“一核”核心區域內,東至新鎮路,南至漕寶路,西至橫瀝港,北至吳中路,總占地面積616畝,總建筑面積126萬平方米(其中地上83萬平方米,地下43萬平… 查看詳情 >
-
?上海閔行開發區打造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新高地,AI PARK開工2023.10.19
上海人工智能行業發展迅猛。短短四年時間,閔行人工智能企業已經從140家增長至如今的400家,產業規模超280億元。如今,又一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新高地將在閔行起步。 10月18日,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區人…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