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讓居民不出一分錢原址住新房?上海今年最大舊住房改造項目背后有故事
來源:上觀新聞2023.6.2
建造于上世紀60年代的蕃瓜弄小區,一片低矮舊房在高樓大廈的環抱下顯得尤為扎眼。歲月更迭,小區硬件早已破敗,居住空間逼仄,而且沒有獨用廚衛。今年,這里成為上海中心城區最大舊住房改造基地。前不久,蕃瓜弄迎來了舊住房改造項目二輪簽約生效,將在原址拆除后,重建獨門獨戶、有獨用廚衛、有電梯的新房。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上海最有國際范的城區——靜安區,因種種歷史原因,存在“二元結構”矛盾。在流光溢彩的南京西路、蘇河灣集聚帶背后,靜安區還有著相當數量的零星二級以下舊里、不成套老舊住房、沒有電梯的多層住宅以及居住擁擠的里弄住宅。住在里面的居民有著諸多不便,老房煥新成為他們心中最大的期盼。
近年來,靜安區各級黨員干部深入一線調研,直面老百姓改善住房環境的需求,以大力度的資金投入,加快推進零星舊改、舊住房改造、小區“美麗家園”建設、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等工作,努力破解城區“二元結構”矛盾,讓老百姓在靜安區生活得更舒心、更體面。
“多一分財力增長,就多一點民生投入”
靜安有全市排名第一的繁華商圈,也有大量亟待改善居住條件的居民,上海1/4的非成套房屋分布在這里
最近的蕃瓜弄小區一片忙碌景象,家家都在打包行李。“大家都想盡快騰出房屋,好讓改造早點進行。”42歲的居民陳瑜興奮地說。
陳女士出生在蕃瓜弄,在這里結婚、生子。家中總共19.1平方米,一個大房間套著半個小房間,俗稱“一室半”。大房間里住著陳女士70多歲的父母,她與先生帶著14歲的孩子擠在小房間。一張沙發白天貼墻放,晚上拉出來就是孩子睡覺用的小床。一家人還要與其他兩家鄰居合用廚房、合用衛生間,洗澡要到外面的公共浴室,很是不便。60多歲的老房子,漏水、滲水是經常事,修繕了多輪也修不好。
在靜安區,有全市排名第一的繁華商圈,有數量眾多的億元樓、百億樓,但同時也有大量亟待改善居住條件的居民。
共和新路730弄,一片“三角地”內總共有485平方米建筑,住著16戶居民,戶均僅30平方米,房屋有著上百年歷史,居民家家都要拎馬桶;位于新閘路1124弄的沁園村,11幢建筑也有百年歷史,紅瓦灰磚尤顯當年風采,但走進樓內,頓覺昏暗、破敗,絕大多數居民還在合用廚房與衛生間……
“麻將牌”一般的零星舊改地塊在靜安區有47塊,涉及5000多證居民。區域南面集中了大量的里弄民宅,需要定期修繕維護,提高環境品質。
像蕃瓜弄這樣的非成套房屋。靜安區目前有62萬平方米,住著1.7萬戶居民。而且,上海1/4的非成套房屋分布在靜安區。
“如果輪不上政府出資的改造項目,我們無法靠自身力量改善居住條件。”陳瑜說出了很多老房居民的心里話。
“經濟發展的落腳點是民生改善。政府多一分財力增長,就多一點民生投入。”靜安區領導說。歷年來,靜安區用在改善居民住房環境的投入都居于民生投入的首位。2023年,靜安區舊住房改造建設計劃投入超14億元,涉及房屋修繕等的小區“美麗家園”建設投入4億元,零星舊改投入近200億元。
用心用情為民生實事探新路
?靜安區有11222個無電梯多層住宅門洞,為了破解很多老人“等不起、等不了”難題,率先在全市推出了“規模化加梯”模式。連續兩年,靜安加梯總數走在全市前列
“每戶人家的面積為什么不能多增加一些?”一度,蕃瓜弄居民對房屋內部改善的程度“吵翻天”。“老百姓的聚焦點,是對環境現實的急難愁盼。我們要直面這些,深入調研,找準問題的關鍵,拿出切實可行的改造方案。”區領導說。
用心用情,把民生保障實事辦好。靜安區房管局與天目西路街道組織設計師,從居民使用角度出發,前后優化了20多稿方案,基本做到“一戶一策”。“原來的房屋只有四成房間朝南,居民期盼能住上朝南的房子,改造后,我們讓‘朝南’成為每戶的“標配”;每套房屋增加的獨用廚房與衛生間,盡管增加面積不大,但確保居民有足夠位置擺放需要的設施;改造后的小區有完善的服務配套,完全可以媲美新建商品房小區。”靜安區房管局負責人說。改造方案切中了居民的真實需求,最終成為蕃瓜弄舊住房改造項目超高比例簽約的關鍵。
在推進既有多層住宅加梯工作中,靜安各級黨員干部走進“懸空老人”家中,了解情況,聆聽居民與居委干部對破解加梯難的建議。最終,率先在全市推出了“規模化加梯”模式。
“靜安區有11222個無電梯多層住宅門洞,適合加裝的有6521個門洞。如果按照過去加梯工作模式,以零星單點項為主,這么大量的門洞實現加梯,速度將很慢。很多老人是等不起、等不了的。”靜安區房管局相關負責人說。所謂“規模化加梯”,就是整小區、成片推進,該模式推出后,連續兩年,靜安區的加梯總數走在了全市前列,達到802臺。
在小區“美麗家園”建設中,經過六年建設,全區的老舊住房基本都“增光添彩”了。但居民對生活環境改善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各級黨員干部傾聽居民的新想法、新意見。于是,“美麗家園”2.0版將美化從小區延伸到街區,3.0版打造了集聚人氣的“微更新”項目。如今又在推進4.0版,將在美化更新改造中融入歷史文化特色。
多元籌資創新舊改資金保障機制
目前,靜安多家區屬國企都參與到零星舊改工作中。資金難題解決了,零星舊改的速度自然提上去
解決民生難題,需要為民服務的情懷,更需要不斷創新體制機制,打通裉節。
彭浦新村街道的彭三小區,被稱為上海居住條件改善程度最大的舊住房改造項目。其中一大創新之處就在于原來低矮的五六層樓,改造后變成了多層、高層的電梯房,由此騰出了更多空間,可以為老百姓打造小區花園,社區食堂、文化中心等便民服務設施,提供了更大改善的空間。“在舊住房改造方面,靜安區已探索了多年,在市相關部門支持下,從設計、審批等多方面解決了很多大城市中心城區拆除重建項目的難題,走在全市前列。”靜安區房管局相關負責人說。
靜安區推行的“規模化加梯”背后,涉及一系列流程的變革,特別是對政府內部審批流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變。靜安區探索了規模化審批流程,并聯和縮短了房管、規劃、安監、建設等多部門審批流程。“加梯審批從耗時兩年縮短到兩個月內。目前,我們可以實現上百部電梯同時審批完成。一幢樓的居民只要達成加梯意愿,電梯馬上就可以開工建設了。加梯工作由原來的‘人等電梯’變成‘電梯等人’。”區相關部門負責人說。
零星舊改方面,靜安區積極拓寬多方籌措渠道,落實舊改資金保障機制。除區級財力投入外,堅持多元扶持、多元籌資。目前,靜安區屬國企大寧集團、蘇河灣公司、新靜安集團、靜投集團都參與到零星舊改工作中。資金難題解決了,零星舊改的速度自然提上去。截至目前,靜安區啟動了29個零星地塊,完成19個地塊,“十四五”以來讓1082戶居民通過零星舊改受益。靜安區還建立起對零星地塊的分析研判制度,重點就地塊規劃調整優化、基地疑難問題等進行專題研究討論,形成了“一地一策一方案”,讓寶貴的中心城區地塊盡快被使用起來,為民生改善、城區發展服務。
更多資訊
-
促進科技、產業、金融高水平循環!浦東啟動陸家嘴金融城、張江科學城雙城產融對接平臺2023.10.20
“陸家嘴會客廳”正式揭牌、“雙城輝映”產融對接平臺啟動…… “雙城輝映 共贏浦東”2023年浦東新區“科技·產業·金融”高水平循環推進大會昨日舉行。 會上透露,陸家嘴金融城和張江科學城未來將加強資源整… 查看詳情 >
-
松江樞紐建設跑出“加速度”,全力打造三大國家戰略的重要交匯點和鏈接點2023.10.19
塔吊林立、機器轟鳴,雖已過寒露,秋意漸濃,但松江樞紐建設工地現場依然如盛夏般火熱——3000余名工人大干快建,全天候兩班倒、連軸轉,以實際行動詮釋項目施工的熱度、力度與速度。 “當前,我們正抓緊開展土… 查看詳情 >
-
遇見就是美好!七寶生態商務區吸引企業紛至沓來2023.10.19
七寶生態商務區位于七寶鎮“一核、一區、一帶”總體規劃“一核”核心區域內,東至新鎮路,南至漕寶路,西至橫瀝港,北至吳中路,總占地面積616畝,總建筑面積126萬平方米(其中地上83萬平方米,地下43萬平… 查看詳情 >
-
?上海閔行開發區打造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新高地,AI PARK開工2023.10.19
上海人工智能行業發展迅猛。短短四年時間,閔行人工智能企業已經從140家增長至如今的400家,產業規模超280億元。如今,又一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新高地將在閔行起步。 10月18日,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區人…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