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園區到街區,徐匯探索上海市中心激發科創活力的“楓林范式”
來源:上觀新聞2023.6.9
日前,2022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揭曉,徐匯區內各單位共有80項(人)獲獎,占全市總量1/4以上,其中包括1名青年科技杰出貢獻獎得主。此外,18項自然科學獎和14項技術發明獎的獲獎數量均占到全市約1/3,全市唯二的技術發明特等獎則全部花落徐匯。
從區內獲獎機構和企業分布來看,徐匯目前正著力打造的“楓林生命健康科創街區”,不僅有濃厚的科技氛圍,更有著活躍的科創土壤。通過聚焦區域“十四五”重點產業之一的生命健康產業,徐匯正依托楓林園區豐厚的科創積淀,營造適應生命健康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融合發展,且彰顯城市風貌特色、保障人才安居樂業的融合型科創街區。
從生命科學“園區”到生命健康科創“街區”,在中心城區不變的空間架構中如何打造充滿活力的產業鏈條,徐匯楓林給出了答案。
創造宜居宜業宜商的“三體空間”
楓林生命健康科創街區緊鄰徐家匯商圈,街區內有“五橫四豎”的地面道路,在楓林路-岳陽路這一街區南北主軸上,還分布了中科院上海分院、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中山醫院、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楓林國際中心、徐匯區牙防所等科研單位。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和星羅棋布的大院大所,為建設科創街區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及融合發展的空間。
記者從徐匯區科委和區科協了解到,目前,楓林生命健康科創街區內匯聚了以44位兩院院士為代表的高端科研人才,吸引了揚子江藥業、石藥集團等國內醫藥龍頭企業入駐楓林國際中心。在此契機下,徐匯正著手在楓林地區再造街區空間功能,推動融合共生的“場景城市”建設。
一方面,徐匯區將通過提高公共空間能級,鼓勵國資并適當引入社會資本,在科創街區的公共空間和商務空間開發中發揮更大作用。同時,徐匯正嘗試推動建設創業企業可承受的靈活辦公空間,在推進建筑物內部更新改造的過程中,重點考慮增加公共類的商務辦公空間,鼓勵區域內的大學科技園、辦公樓的樓宇大廳與一樓公共空間自然銜接,與外圍開放空間互通,增加科創街區空間使用的靈活性與包容度。
另一方面,徐匯區將持續在科創街區建立租賃便捷、居住舒適、租金適中的人才公寓、公租房,為科技創業者和科技服務業專業人才打造便捷、緊湊的生活空間,形成由辦公空間、生活空間和商務協商的第三空間等形成的“三體空間”,創造科創街區宜居宜業宜商的環境。
為科創成果轉化提供緩沖帶
“徐匯楓林可以對標波士頓劍橋,那里不僅有麻省理工和哈佛,還有眾多醫藥大企。”2021年,俞飚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在楓林這片沃土扎根多年后,作為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研究員,他道出了一名科研工作者對徐匯生命科學創新策源與產業發展的期許。
眼下,上海正積極打造生命科學科技成果轉化的服務平臺。其中,走在前列的徐匯區已經形成以生命健康科技成果轉化為服務目標的“楓林HUB”平臺,搭建融合了“生命健康創新濃度”與“成果轉化商業速度”于一體的成果轉化創新鏈。記者了解到,目前楓林科創街區內已經成立了分子納米、免疫治療、生物制造與反應器、分子功能實現、醫工交叉等5個創新轉化平臺。過去三年間,街區內科研單位獲得上海市科學技術獎項總計達64項,也為生命健康創新創業和科技成果轉化打下了良好基礎。
隨著“楓林品牌”正式寫入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上海方案”,徐匯也作為上海中心城區的代表,緊密參與到生物醫藥領域的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和區域產業協同發展中,逐步形成人才、資本、臨床、技術和服務等資源要素良性互動的創新生態系統。
與此同時,徐匯區正大力推進生命健康與信息技術融合、空間布局與產業布局融合、創新要素與金融等其他產業要素融合的科創街區體系,為科技創新跨越成果轉化的“死亡之谷”提供緩沖帶,持續加快生命健康產業的多元融合發展。
更多資訊
-
促進科技、產業、金融高水平循環!浦東啟動陸家嘴金融城、張江科學城雙城產融對接平臺2023.10.20
“陸家嘴會客廳”正式揭牌、“雙城輝映”產融對接平臺啟動…… “雙城輝映 共贏浦東”2023年浦東新區“科技·產業·金融”高水平循環推進大會昨日舉行。 會上透露,陸家嘴金融城和張江科學城未來將加強資源整… 查看詳情 >
-
松江樞紐建設跑出“加速度”,全力打造三大國家戰略的重要交匯點和鏈接點2023.10.19
塔吊林立、機器轟鳴,雖已過寒露,秋意漸濃,但松江樞紐建設工地現場依然如盛夏般火熱——3000余名工人大干快建,全天候兩班倒、連軸轉,以實際行動詮釋項目施工的熱度、力度與速度。 “當前,我們正抓緊開展土… 查看詳情 >
-
遇見就是美好!七寶生態商務區吸引企業紛至沓來2023.10.19
七寶生態商務區位于七寶鎮“一核、一區、一帶”總體規劃“一核”核心區域內,東至新鎮路,南至漕寶路,西至橫瀝港,北至吳中路,總占地面積616畝,總建筑面積126萬平方米(其中地上83萬平方米,地下43萬平… 查看詳情 >
-
?上海閔行開發區打造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新高地,AI PARK開工2023.10.19
上海人工智能行業發展迅猛。短短四年時間,閔行人工智能企業已經從140家增長至如今的400家,產業規模超280億元。如今,又一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新高地將在閔行起步。 10月18日,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區人…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