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山祇園開園在即,唐風古韻厚植文化“軟實力”
來源:上海寶山2023.6.13
“唐之建筑風格,既以倔強粗壯勝,其手法又以柔和精美見長,誠蔚然大觀。”
俯瞰祇園
祇園位于寶山區羅店鎮,占地近40畝,其內部建有金塔、佛香閣、松濤軒、聞鐘水榭、廊橋、花雨亭、北門、東門等建筑,木結構建筑及唐式園林的融合,向世人展露其別具一格的唐式園林風采。
開園在即,在閱讀建筑中探尋這樣一個疑問,科創主陣地任務當前,寶山為何要積極擦亮文化“軟實力”?
在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的復興之路上,寶山歷經15年,圍繞傳統營造技藝的重新發掘、研發、再造、保護,極具探索性地實踐了一個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的優秀傳承案例。
2011年,寶山區政府在寶山寺東側辟地30余畝,作為祇園用地。
祇園設計以唐代園林為建筑藍本精心造園,將江南造園的精巧典雅原則運用到景觀建筑設計中,結合寶山寺唐式建筑群的大背景,重新梳理建筑和園林的互補對景關系,并將園林內的景觀建筑與禪意的園林結合起來成為景觀的重要參與者,創造有傳統建筑文化底蘊的獨特景觀園林。
祇園水心榭
祇園內的建筑布局主要以金塔為中心位置展開,從南向北中軸線依次布置有金塔、水心榭、松濤軒和佛香閣,山水造景成組團化布置穿插其中。另有管理樓、妙喜亭、橋亭、東門等單體建筑。
祇園金塔
值得注意的是,該塔是中國乃至世界近千年來第一座新建的七層純木結構仿唐樓閣式高層建筑。
金塔廣、深各三間,基座正四方形,塔底層心間為4.8米、次間為3.6米、增設寬2.8米的走廊、總寬度為17.6米。采用梁架等傳統樓閣式結構,分擔傳遞樓面的荷載。2015年11月,祇園金塔1:5模型經同濟大學抗震實驗,順利通過抗八級地震的測試;2019年12月11日,祇園金塔通過木結構塔設計與施工技術研究項目技術驗收。
這里的唐式傳統木結構建筑以純樸的建筑語言再現了中國9、10世紀蔚為大觀的唐宋風致,因此,寶山寺唐式傳統木結構建筑榮獲了上海市建筑“白玉蘭獎”、全國建筑“魯班獎”,并被評為寶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除金塔外,水心榭三面臨水,主體建筑通過回形游廊銜接,游廊外以梁、柱凌空架設于水面之上形成平臺,臨水圍繞低平欄桿設有靠椅,可供游人坐憩、眺景和憑欄倚水。
祇園佛香閣
祇園松濤軒
祇園向公眾開放以后,將打造成為文化科普、非遺傳承、健康休閑三位一體的文化新地標,通過“公園+文化”的方式,持續加強傳統文化供給。
祇園橋亭
轉型
空間、產業轉型,鍛鑄的是“硬實力”,構筑起“鋼筋骨架”。治理轉型,塑造的是“軟實力”,凝心聚人。對寶山區來說,轉型升級需軟硬件同步更新,經濟、科技、教育、人文等要素合力打造出令人心向往之的“新寶山”。
羅店古鎮
科創與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羅店正不斷“內外兼修”。
羅店鎮龍船節
更多資訊
-
促進科技、產業、金融高水平循環!浦東啟動陸家嘴金融城、張江科學城雙城產融對接平臺2023.10.20
“陸家嘴會客廳”正式揭牌、“雙城輝映”產融對接平臺啟動…… “雙城輝映 共贏浦東”2023年浦東新區“科技·產業·金融”高水平循環推進大會昨日舉行。 會上透露,陸家嘴金融城和張江科學城未來將加強資源整… 查看詳情 >
-
松江樞紐建設跑出“加速度”,全力打造三大國家戰略的重要交匯點和鏈接點2023.10.19
塔吊林立、機器轟鳴,雖已過寒露,秋意漸濃,但松江樞紐建設工地現場依然如盛夏般火熱——3000余名工人大干快建,全天候兩班倒、連軸轉,以實際行動詮釋項目施工的熱度、力度與速度。 “當前,我們正抓緊開展土… 查看詳情 >
-
遇見就是美好!七寶生態商務區吸引企業紛至沓來2023.10.19
七寶生態商務區位于七寶鎮“一核、一區、一帶”總體規劃“一核”核心區域內,東至新鎮路,南至漕寶路,西至橫瀝港,北至吳中路,總占地面積616畝,總建筑面積126萬平方米(其中地上83萬平方米,地下43萬平… 查看詳情 >
-
?上海閔行開發區打造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新高地,AI PARK開工2023.10.19
上海人工智能行業發展迅猛。短短四年時間,閔行人工智能企業已經從140家增長至如今的400家,產業規模超280億元。如今,又一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新高地將在閔行起步。 10月18日,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區人…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