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上海如何讓城市功能從“有沒有”躍升至“強不強”?
來源:上觀新聞2023.7.5
這或許有些巧合——10年后的2023年7月4日,十二屆市委三次全會召開,審議通過《中共上海市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深化高水平改革開放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緊緊圍繞“四大功能”,明確了未來三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發展目標和前進方向。
這更是一種必然——不論環境如何變幻,我們推進高水平改革開放的決心始終沒有變、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始終沒有變。“這是高舉旗幟、砥礪奮進的動員令,也是牢記使命、勇挑重擔的宣言書,更是任務明確、措施具體的施工圖。”市委委員、候補委員以及列席同志們紛紛表示,要用實際行動,持之以恒地把“施工圖”高質量地轉化為“實景畫”。
強化擔當,找準坐標勇當開路先鋒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加速演進,我國踏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明確了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對深化高水平改革開放作出新部署。
從浦東開發開放,到建設全國首個自貿試驗區,再到推進三項新的重大任務,過去幾十年,上海始終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隨著世界經濟形勢與中國經濟發展格局的巨變,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內涵也在不斷更新。市委委員們表示,面對當下的新形勢,上海面臨的挑戰、承擔的使命也更為特別,但始終不變的是,仍要堅定不移吃改革飯、走開放路、打創新牌。
“放眼全球,今天的世界已形成一個由主要國家和中心城市構織而成的全球資源配置網絡,上海高質量發展的位勢,取決于在其中的節點位置。”市委委員、黃浦區委書記杲云說。
市委委員、浦東新區區長杭迎偉表示,被賦予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新使命的浦東,要在全球市場體系、創新生態、消費網絡中發揮好中心節點作用,打造全球資源的功能高地;同時在規則、要素、產業等方面形成獨具優勢的戰略通道,進一步增強國際合作和競爭能力。
踏上新征程,現代化建設對深化改革開放提出了更高要求。全會強調,只有持續增強“四大功能”,上海才能找準深化“五個中心”建設的主攻方向,聚精會神攻堅克難,增強改革開放的整體性、協同性和創造性,帶動“五個中心”全面升級。只有深化高水平改革開放,開展更大力度的政策制度創新,“四大功能”才能不斷實現突破躍升。
如何當好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在委員們看來,很重要一條是,上海的發展目標要始終錨定世界最高標準、最好水平,“眼界要高一點”,并且始終胸懷“國之大者”,加強對標對表,始終在大局下思考和行動。
市委委員、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顧軍表示,上海對標國際一流,正全力以赴制定并推進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新評估體系的行動方案,通過實踐努力把握國際經貿規則演變的底層邏輯,提升參與國際規則建構的整體能力,更好代表國家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
深化高水平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也是上海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后的必然選擇。當前,上海城市功能正處于從“有沒有”突破到“強不強”的關鍵階段,功能增強需要量的增長,更需要質的提升。市委委員、松江區委書記程向民指出,為了搶先機、育新機,上海要在科創生態、動力形成機制等方面堅持開放創新,提升全球競爭力,“關鍵階段,不進則退。如果不把產業鏈穩住,創新動力不集聚,后期將面臨系統性風險”。
直面裉節,以系統觀念解決關鍵問題
當前,上海經濟已經連續兩年邁上4萬億臺階,但對標國家交予的使命任務和世界先進水平,仍存不少差距。在討論時,有委員感慨:“拿到《意見》一看,全是問題。再仔細一看,一個句號就是一個改革措施,一個解決方案。”
直面問題是為了能真正解決問題。如今的上海已是一座超大城市,一個極為復雜的巨系統,牽一發而動全身。在市委委員們看來,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握好首要任務背后的發展邏輯和實踐邏輯,堅持系統集成、統籌推進。
“意見的方方面面都體現了很強的系統性思維,比如,它沒有停留在就創新談創新的層面,而是有效銜接了宏觀、微觀兩個維度的改革舉措。”市委委員、寶山區委書記陳杰說,意見提出的一些舉措非常具體,比如對存放危化品的倉庫建設提出了要求,看似不起眼,但在業內人士眼中,卻是直指要害的關鍵一招。“類似的舉措還有很多,都是推進科技創新、高端產業引領中不可忽視的問題。”
面對上海科技創新存在的短板問題,《意見》從全局角度針對性地提出了多項舉措,這讓市委委員、華東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梅兵印象深刻。她說,當前大學也需要轉型發展,要直面短板問題,拿出硬的舉措,調整專業學科設置、人才培養模式,推動教育強國建設。
市委委員、國泰君安證券董事長賀青提出,上海應該努力實現全球科創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協同聯動、互促共進。“相比人們熟知的硅谷,我覺得更有學習借鑒意義的是紐約的硅巷。”他說,上海可以學習紐約如何借助資源集聚紅利,讓傳統金融機構和傳統金融中心發揮平臺整合優勢,整體推動科技和產業發展。
全會還強調,要把技術邏輯、市場邏輯、治理邏輯有機統一起來,要把敢闖敢試作為新征程上深化高水平改革開放最重要的使命和最重大的責任,形成系統化、體系化方案設計。而發揮好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也是“協同”的題中之義。
市委委員、市委副秘書長燕爽說,實踐證明,創新主要來自于市場化企業,要充分相信市場主體的力量。“上海要一視同仁地支持各種所有制企業發展,讓民營企業也走到改革創新發展的前沿,讓外企在華投資更有信心。”
也有委員表示,政府應以有為促進有效市場。通過規則、政策、服務引導市場主體,塑造產業方向之外,在風險大、收益不確定、社會資本投入不足的基礎研究等領域,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讓好項目、好企業不缺資金。市委委員、市審計局局長劉向民建議,上海要利用好國家的立法授權,放大國家戰略疊加綜合效應,在事權范圍內多出臺一些好政策,用政策紅利激活企業活力。
狠抓落實,將“施工圖”變成“實景畫”
注重系統集成,既是謀篇布局時的觀念方法,更是落地執行中的重要遵循——大家一致認為,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是起而行之、狠抓落實,確保此次全會提出的各項任務落地生根,把施工圖轉化為實景畫。推進落實過程中,要改變以往“九龍治水”“單兵突進”的局面,建立統籌推進機制,強化協同配合,緊緊圍繞抓重點、破難點、通堵點同向發力。
與此同時,《意見》給出了詳細的“施工圖”和時間表,也要求各地區、各部門逐項分解任務,壓緊壓實責任、主動對標對表,盡快拿出更為細致具體可操作的執行方案。
市委委員、市經信委主任吳金城說,在高端產業引領方面,上海要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以及五大未來產業等方面,要加快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要注重發揮產業的創新作用,解決關鍵技術、關鍵材料、關鍵工藝等方面短板,提高產業鏈和供應鏈的韌性,不斷提高產業的現代化水平。
市委委員、上海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李儒新以基礎研究舉例說,企業捐贈設立基礎研究基金是一種新模式,不僅帶來了資金,也帶來了生產關系的變革,有助于建立起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再到產業化的快速鏈接通道。今后要更加有效地將市場力量和政府力量相結合,解決創新攻關難題,同時進一步加大科研平臺向企業開放的力度,提高服務水平。
在攻堅克難的道路上,保持戰略定力尤為重要。市委委員、金山區委書記劉健表示,“轉型發展不是單維的,是綜合性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因為一時困難,就不統籌兼顧了,必須保持定力、協同發展、久久為功”。
市委委員、閔行區委書記陳宇劍說,要推動虹橋商務區更高水平高質量發展,全方面加大對內對外開放力度,打造更高質量的國際貿易平臺和更好的國際商務區。市委委員、青浦區委書記徐建說,要認真研究深化高水平改革開放和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要用好進博會和虹橋開放樞紐、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的載體,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群眾高品質生活和城市高效能治理。
新一輪高水平改革開放,提出了一系列首創性、引領性、開拓性舉措。委員們認為,落實好這些重大舉措,必須始終保持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
“從南坡攀登珠峰要比北坡更容易,但面對基礎研究中的難題,我們更要做敢于從北坡攀登的那個人。”市委委員、復旦大學黨委書記裘新表示,要發揮高水平大學基礎研究主力軍的作用,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積極引領創新共同體建設,建設新型研發機構,推動學科調整和科研組織范式改革。
“當好排頭兵、先行者,就是要沖在前、沖在先,要善于探索創新、打開局面,要敢于啃硬骨頭。”市委委員、市紀委副書記馬樂聲說。
更多資訊
-
嘉定這個湖心島及周邊擬新增16棟建筑!方案正在公示中2023.7.14
@嘉定的小伙伴們,看過來~ 華亭有新的地塊項目 建筑方案正在公示中 一起來看看吧 鄉悅華亭26-41號地塊項目,基地所屬規劃區位于上海市嘉定區,內部地勢平坦。26-41號地塊位于湖心島及周邊區域,有現… 查看詳情 >
-
前五個月,松江經開區招商560戶,同比增長334%!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成招商引資金字招牌2023.7.14
今年前五個月,松江經開區實現招商560戶,同比增長334%。“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任務、重要成果、重要品牌,已經成為我們招商引資的金字招牌。”經開區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長… 查看詳情 >
-
徐匯又添一好去處,龍華街巷開街在即!生活超市、美食、寵物…煙火氣十足,還有一個“城市部落”2023.7.14
最近,路過龍華路站的市民可以發現,沿路的圍擋經歷了一輪更新換代—— 龍華塔、附近街巷里的里弄雜貨鋪、徐匯濱江……這些附近居民極為熟悉的場景都以一種更加有活力的視覺畫面,出現在每天經過的沿街圍擋上,成為… 查看詳情 >
-
上海又一重大項目開工,連接滬蘇兩地,全露天作業如何戰高溫2023.7.14
眼下已正式入伏,長三角地區都進入酷暑天氣。在滬蘇交界的新瀏河大橋工地上,建設者們堅守在一線,全力推進項目建設。 重大項目“巧干”戰高溫 7月13日6時不到,現場施工主管沈天寶頂著初晨的暑氣來到工地檢查…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