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產學研平臺吸引項目落地 這家科技園區發展頻添動力
來源:上海虹口2023.7.13
隨著同濟科技園虹口園舉辦的第一屆“天驕灣杯”綠色低碳創新創業大賽落幕,參賽項目紛紛同園區與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等建立的9家產學研平臺建立了聯系。
據悉,同濟科技園虹口園已入駐了200余家企業,其中高新技術企業28家、科技小巨人企業1家、專精特新企業8家、創新型中小企業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3家。園區搭建了同濟大學城市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同濟大學國際科學家工作室、上海污染控制與生態安全研究院、同濟環保產業聯盟等產學研平臺,基于園區與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等在產學研平臺方面的合作支持,不斷有科技成果轉化的項目落地園區。
浙江華越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來參賽就是為了尋求技術研發合作,通過與園區內的上海污染控制與生態安全研究院這一產學研平臺交流探討,收獲很多,于是大賽一結束,就將公司注冊地遷到了上海。
江蘇羅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關注全球貧困偏遠地區的電力接入及飲用水健康問題的公司,同濟科技園虹口園內的眾多企業和機構在清潔能源、水資源管理、環保與可持續發展方面,都與之有著共同的興趣和愿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是在同濟科技園虹口園入駐的一家國際環保非政府組織,我們作為一家能源科技公司,正與WWF等機構洽談進一步合作,因此我們選擇在同濟科技園虹口園辦公,并在園區成立了上海公司。”羅特能源的負責人說。
行業內鼎鼎大名的“垃圾教授”,同濟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平時常在同濟科技園虹口園辦公,他研究的循環經濟理論,打通了推動可持續發展的綠色低碳產業之路。艾依靈科技有限公司此前在長沙和深圳都設有分支機構,此番為追隨杜教授的循環經濟理論,也選擇了在同濟科技園虹口園落地成立上海公司,并且在這里辦公。
同樣選擇將公司落地在同濟科技園虹口園的,還有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邢恩祿博士,他計劃在土壤地下水領域的污染狀況調查上開展技術合作與項目落地,希望利用同濟大學城市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這一產學研平臺,推動公司未來業務發展。園區創新服務部的工作人員在傾聽了邢博士的想法后,進行了一對一服務,不僅宣講了園區的政策及服務,還主動對接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同濟創業基金平臺,宣講了園區的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最終雙方成功“牽手”,邢博士選擇在同濟科技園虹口園開啟了自己的大學生創業之路。
據介紹,同濟科技園虹口園的孵化培育體系完善、創新創業資源集聚、知識產權優勢突出,具備較好的推進產學研平臺建設、科技成果轉化的基礎。”科研人員的新研究如何轉化成最終的產品,實驗室驗證的產品如何更快應用于市場等等,這些環節都可以在園區得以實現。”同濟科技園虹口園總經理姚偉告訴記者。
下一步,同濟科技園虹口園將持續做好優質中小企業培育和服務工作,幫助中小企業解決“成長的煩惱”和“急難愁盼”的問題,錨定綠色低碳新賽道產業發展方向,當好企業創新發展的“助力器”,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科技園區。
更多資訊
-
中山公園新增一座“凝心花園”!2023.7.14
位于中山公園內部的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館已于日前全新開館,與之呼應的“凝心花園”也經過全新改造后正式亮相,1700平方米的花園包括多處景點,看點滿滿。凝心花園位于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館的后方,從博物館西側… 查看詳情 >
-
長寧這個老式居住型社區越來越“AI”,居民感受越來越好!2023.7.14
北新涇街道位于長寧區西部,轄區面積2.22平方公里,是典型的老式居住型社區。近年來,北新涇街道持續聚焦黨建引領,圍繞“打造韌性社區、共建慧居家園、共享品質生活”目標,努力實現社區高質量發展、居民高品質… 查看詳情 >
-
“兩舊一村”改造加快推進!這個街道最大的成片不成套公房小區整體簽約率100%2023.7.14
記者從新區“兩舊一村”改造推進指揮部辦公室獲悉,7月12日晚上,隨著最后一戶完成簽約,作為2023年新區“兩舊一村”首批啟動的重點項目之一,滬東新村街道向東新村2個地塊共564產居民全部完成簽約,整體… 查看詳情 >
-
不出小區就能逛“公園”!這個社區的“共享花園”太驚艷了2023.7.14
社區作為城市社會的重要單元,其環境狀況與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息息相關。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社區鄰里關系的和諧也是一個社區的“軟件”環境。 隨著居民對社區硬件環境、軟件環境的要求越來越…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