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片百年街區,能否誕生新的百年企業和品牌?“硅巷”建設正在發力
來源:上觀新聞2024.4.24
投資方都想“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但如何讓真正有潛力的企業在最需要的時刻獲得最關鍵的投資,需要產業鏈、服務鏈、價值鏈多個環節的配合與共識。在4月23日舉行的高質量發展在“上海硅巷”暨2024年長寧區華陽路街道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上,新成立的上海法治化營商環境研究基地“上海硅巷”分中心和首次發布的“上海硅巷”專項服務包,就為科創企業提供了兩大關鍵支撐:金融助力和法律保障服務。
作為“上海硅巷”科創街區的建設主體,2023年,華陽路街道累計引進企業731家,新增企業中,有200余家是科技、信息類企業,使得街區創新活力競相迸發。
華陽路街道黨工委書記白燕介紹,今年,街道繼續聚焦“上海硅巷”科創街區建設,將打造“上海硅巷”創客廳、建設新微智谷眾創空間、提升上海硅巷NO.1創新空間功能,在定西路形成“上海硅巷黃金三角”,積極發揮轄區內“金融+科技”的資源優勢,探索打造具有硅巷特色的高質量孵化器。
從“科創起勢”到“科創成勢”,街道作為屬地管理和服務部門,在科創街區建設中能起到怎樣的推動力?華陽路街道的答案是,打好科創牌、擴大朋友圈、念好“服務經”。
定西路集聚了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所兩大創新策源地,有近百年歷史的武夷路上,則有飛樂音響、上海儀電等多個具有科創基因的城市更新地塊。今年,華陽路街道將圍繞定西路、武夷路兩條主軸,結合中山公園地區功能提升的整體規劃,推進武夷路、愚園路、長寧路、匯川路沿線的載體改造和建設項目落地,為產業招大引強提供優質載體支撐,一解都市市中心“好企業來了卻沒心儀位置落腳”的遺憾。
在即將完成更新改造的華美達廣場,華陽路街道將在二樓設立“上海硅巷”創客廳。會上公布了最新效果圖,這里將建成集科技人才服務站、資本技術鏈接點、產業生態協同“薈”、綜合服務供給區等空間于一體的全鏈條創新創業平臺,助力企業提升發展能級。
圍繞支持新科技、新賽道和新市場,華陽路街道首次發布了“上海硅巷”企業專項服務包,涵蓋金融政策引導和金融產品創新、法律助企和法律保障服務,通過為企業提供更多增值化專業服務,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中國工商銀行長寧支行副行長吳瑩穎介紹,聚焦科創企業的初創期、成長期和成熟期等不同發展階段,工行長寧支行為“上海硅巷”企業設計了一系列特色普惠產品,具有申請便利、審批優先、授信額度大、產品組合靈活等特點,可滿足企業差異化的融資需求。
如,“硅巷”快貸可為小微企業、企業主提供最高500萬元、30萬元以下可全程線上受理的融資擔保服務;“硅巷”科創信用貸可為長寧區重點產業企業以及“專精特新”、“小巨人”等類型的科創企業提供最高3000萬元、為期12個月的貸款。此外,銀行方面還圍繞科創專屬產品、投貸聯動服務等為“硅巷”企業設計了定制化金融產品。
“要助力更多企業打造‘百年企業’‘百年品牌’。”長寧區區長侯繼軍表示,當前,長寧正全力當好“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努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的營商環境,幫助企業發展壯大。
新成立的上海法治化營商環境研究基地“上海硅巷”分中心,源自華東政法大學于2019年成立的營商環境法治保障研究中心。此次進駐“硅巷”,中心將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專業法律咨詢與服務,解決在公司運營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類法律問題,維護和激發經營主體的活力。
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羅培新在會上表示,營商環境評估的目標旨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均是為企業服務,因此要以企業的感受度為評價標準。在優化營商環境的過程中,“法治化”是基礎和前提,只有把市場通行的慣例通過法律固化下來,把國際通行的規則通過國內立法程序轉變為國內法規,市場化和國際化才能行穩致遠。
為此,華陽路街道當天還與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共建簽約,圍繞法律服務咨詢、培訓和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展開共建聯建,幫助街道在招商、穩商、引商等方面繼續用科技賦能企業發展,用法治保障企業合法權益。
更多資訊
-
嘉定入城口景觀提升改造接近尾聲,打造江南韻味新形象2024.4.30
記者日前從區綠化市容局獲悉,自去年開始施工的S5嘉定入城口景觀提升改造項目進入收尾階段,已呈現出生態綠色、繽紛靚麗的城市景觀面貌,一起來看↓ 4月29日上午,記者在嘉戩公路博樂南路東北角綠地看到,由2… 查看詳情 >
-
228街坊煥新蝶變一周年,上海工人新村文化節開啟→2024.4.30
228街坊喜迎蝶變一周年,有著怎樣的新面貌?這片“二萬戶”工人新村不僅搖身一變,成為“15分鐘社區生活圈”的潮流地,還建成了滬上首個全方位立體呈現全市工人新村建設發展歷程的綜合性文化展館——上海工人新… 查看詳情 >
-
產業互促:園區與企業聚力共贏2024.4.30
編者按: 2021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滬蘇浙城市結對合作幫扶皖北城市實施方案》,確定上海市松江區結對合作幫扶安徽省六安市,上海和六安的緣分開始了。2022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革命老… 查看詳情 >
-
一個家族傳承1600多年,人才輩出,有何密碼?滬郊楓涇發布一批文史資料2024.4.30
追蹤消逝歲月,打撈湮沒史跡,梳理歷史文脈。4月29日下午,在金山區楓涇鎮朵云書院楓涇店內,《清代名儒謝墉》《楓涇文脈》首發儀式舉行。這是繼《清代狀元蔡以臺》《圍棋國手顧水如》等10本文史系列叢書之后,…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