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個城市發消費券撬動百億消費,這兩個行業最受偏愛
來源:上觀2022.8.12
?
近兩個月來,全國各地陸續發放了多輪消費券,涵蓋旅游、餐飲、商超、汽車、酒店等多個行業。
各地都發放了哪些消費券,消費券如何刺激居民消費和城市經濟?我們統計了兩個多月來全國17個城市(主要一二線城市及部分省會)發放消費券的最新情況。
有城市最多累計發放消費券達6億,餐飲和零售發放最多
在我們統計的17座城市中,有13座城市發放的消費券累計數額都超過億元。
從今年5月下旬開始,成都累計發放了約6億元的消費券,包括主要針對線下消費的4.4億元消費券和針對線上的1.6億元數字人民幣消費券。
杭州、寧波也分別累計發放了超4億元和3億元的消費券。
在統計的17個城市中,超9成均發放了餐飲和實體零售的消費券。
餐飲和實體零售一直都是最直接受疫情影響的行業,同時消費券對其行業復蘇的作用也最見成效,因此這兩大領域一直都是各地發放消費券的重點領域。
此外,針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文旅行業,也有超8成的城市發放了相關的消費券。
相比過去,今年有更多城市發放了家居家電和汽車的消費券。部分城市還發放了消費電子、農產品甚至購房相關的消費券。
美食、運動、旅游……不同城市發券側重點不同
從消費券涉及的領域來看,不同城市也各有特色。
例如美食之都廣州,就是各大城市中發餐飲消費券發得最“狠”的城市。除了所有的通用消費券都覆蓋餐飲行業,廣州還推出專門針對餐飲美食的“探索荔灣尋味西關”消費券、2000萬元的中華美食薈餐飲暑期促銷活動。
(廣州的中華美食薈餐飲暑期促銷活動涵蓋本土近300個知名餐飲品牌,有超2000家門店參與,同時輻射至大灣區內地城市超600個餐飲品牌。)
而廣東的另一座一線城市深圳,則主打體育健身。6月以來,深圳各區發放的體育消費券數額累計已超過3700萬元,在各大城市中發放次數和數額都是最高的。光是深圳福田區發放的體育消費券就有1000萬元。
北京、西安、佛山等地則將消費券的發放重點對準了旅游領域。
北京近兩個月發放的消費券中,就有不乏大力推動京郊旅游的,比如3000萬元的京郊住宿消費券、房山和延慶地區的百萬文旅消費券等。京郊住宿消費券支持萬家京郊酒店、鄉村民宿的5折優惠,最高補貼達1000元。消費券的發放拉動了京郊住宿預訂,同時對周邊景區預訂量增長有明顯帶動。
西安所在的陜西省,針對文旅消費直接發放了1000萬的文旅惠民卡。西安作為著名旅游城市,針對曲江新區也發放了曲江新區的文旅消費券,還推出3000萬西安出行禮包、西安高新區500萬加油包等等。
佛山涉及文旅消費券的發放次數占到消費券發放總次數的三分之一,專門針對文旅的消費券包括1000萬元的禪城區暑期文旅券、1000萬元的南海文旅消費券、10000萬元的三水文旅美食消費券等。
而要說到消費券領域的豐富度,非杭州莫屬。除了常見的餐飲、零售和文旅消費券,杭州濱江區還發放了休閑娛樂類、3C電子和汽車消費的優惠券,以鼓勵杭州市民出門消費。除此以外,余杭、桐廬等郊區地區除了發放通用消費券,還發放了具有當地特色的農家樂、農產品券以及土貨券等等。
消費券如何刺激經濟
2020年以來,發放消費券成為一種常見的刺激居民消費和經濟的政策措施。
微信平臺的數據顯示,2020至2021年微信支付實際核銷各類優惠金額229億元,撬動社會消費5200億元。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與螞蟻金服研究院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政府1元的消費補貼能夠帶動平均3.5元以上的新增消費。不少地方和支付平臺統計的杠桿效應可達到5倍甚至數十倍的效果。
如果根據3.5至10倍的杠桿比進行粗略估算,這17個城市在兩個月的時間里發放的34億元以上的消費券,可撬動119-340億元的消費規模。
想要最大程度上利用好消費券對經濟的刺激作用,如何設置消費券的發放方案很關鍵。
在受疫情沖擊越大的商家和行業,消費券帶來的杠桿效應就越顯著。根據東吳證券的研究,1元消費券投放于受疫情影響高、中、低的商家,帶來的收入分別為12.23元、11.33元和5.4元。受疫情影響較高的商家的杠桿效應是受疫情影響較低商家的2.3倍。
因此,在消費券的發放領域上要集中資源精準投放至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商家。
與2020年相比,今年不少地區發放的消費券品類更加豐富,其中也有刺激經濟的考量。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數字戰略與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曹鐘雄認為,發放餐飲、住宿、旅游、汽車等不同品類的消費券,既能達到定向幫扶特定行業的效果,也能吸引商家和企業推出更多個性化的讓利優惠,進而帶動上下游復蘇,促進企業擴大生產和投資,實現經濟和產業的良性循環。
另外,不同的消費群體對消費券的使用情況也不同。
數據顯示,26-30歲消費者能夠拉動最高的消費價值,杠桿比例達到8.88,31-45歲的消費杠桿比例也在8倍以上。而隨著年齡增長,消費券的核銷比例就越高。60歲以上人群核銷比例達到62%。
在發券方式上,也已經有地區考慮到了不同消費群體的消費特點。
目前微信公眾號、小程序和各類互聯網app是各地最主流的發券方式。但完全依靠線上的發券方式,對于年齡偏大的消費者并不方便。
為改善這一問題,北京推出了專門針對老年群體和殘疾人的養老助殘卡,讓不便參與線上發券的居民到店消費即享“滿15元減5元”優惠。寧波的商圈消費券也采用現場領券模式,并專門推出針對60歲以上老年人的敬老消費券。
針對年齡較長群體推出的消費券品類大多是餐飲、百貨、日用品等,這也更貼合這類消費者低客單價但核銷率更高的消費習慣特點。
更多資訊
-
明確科技領軍企業發揮牽頭作用,創新聯合體建設“寶山方案”著力培育“鏈主”2023.10.20
核心關鍵技術攻關,需由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不同創新主體共同發力,組建創新聯合體被視為突破瓶頸的一種有效方式。 創新聯合體是在強化科技力量國家戰略背景下提出的一種促進產學研協同和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新型… 查看詳情 >
-
上海再添一座印象城,將帶動區域商業升級,引入更多首店潮店2023.10.20
10月19日,商業地產投資開發運營商印力集團“官宣”簽約合作,與上海寶地不動產資產有限公司攜手共創商業綜合體“寶樂匯印象城”項目。 寶樂匯印象城原為寶樂匯商場,位于牡丹江路寶楊路交界處,地處寶山城區中… 查看詳情 >
-
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閔行片區“人丁”興旺,前三季度經濟增長勢頭強勁2023.10.19
獨一無二的區位優勢加上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讓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閔行片區(南虹橋區域)“人丁”越發興旺:今年以來,霍夫曼經上海市商務委認定為南虹橋區域第19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新引進美德納、韓國CJ等國… 查看詳情 >
-
1月至8月總產出158.5億元,嘉定精準醫學產業發展勢頭良好2023.10.18
10月17日,2023嘉定精準醫學產業發展大會暨2023精準醫學產業化(上海)論壇在嘉定舉辦。在簽約環節,來自嘉定區各街鎮、區屬公司的20個精準醫學產業化項目參加了簽約儀式,總投資額21.3億元。 生…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