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通航產業實現新突破!水陸兩棲運動飛機“風翎號”在臨港完成首飛,獲全球2億訂單
來源:上觀2018.7.4

水陸均可起降,起飛距離200米,續航超過1000公里,完全由中國設計和制造的水陸兩棲輕型運動飛機——上海奧科賽公司的“風翎號”今天早上在浦東滴水湖成功首飛,并舉辦了大客戶預售簽約。
目前,“風翎號”飛機已經獲得全球75架訂單,其中還包括來自美國、澳大利亞、芬蘭、加拿大等約11架國際客戶,訂單額近2億。這架從上海臨港起航的小飛機,正快速飛向國際。
小飛機集納眾多創新技術
“風翎號”是一款極具特色的全碳纖維復合材料水陸兩棲輕型運動飛機,也是我國首架自主知識產權由中國民航局審定適航TC和PC的精品輕型運動飛行器。“座艙寬敞,可容納雙人并行操控。良好的低速驅動性能,滿足初級飛行員飛行。”?奧科賽創始人毛一青告訴記者,我國通用航空器至今長期依賴于進口,而在我國還是一個空白產業,“風翎號”飛機試飛的成功標志著上海通航制造業實現了新的突破。
我國目前缺乏通航機場,但是可以利用水源起降,因此“風翎號”從設計時就定位水陸兩棲,為滿足國內通用機場極少、跑道資源短缺的現狀。“起飛距離只要200米,可以在水面、陸面、草地上起降,降落距離則為陸上150米、水上250米,水深要求只要一兩米。”毛一青告訴記者,由于水陸兩棲飛機的開發難度大,如今國際老牌飛機制造商已很少研發這種機型,全球只有五六款這樣的飛機,而“風翎號”的技術達到國際水陸兩棲飛機的最高水平。
“風翎號”的設計在符合美國聯邦航空局FAA定義的ASTM輕型運動飛機標準的基礎上,創新性的應用了視覺定位整機總裝架、炭纖維模具合成整體成型工藝等技術。在氣動、水動布局融合了高效的艇身式浮筒機身,T型高置水平尾翼防止水上起降時水流干擾,大幅度降低了水上飛機發動機的重心布局提高了飛機縱軸安定性,全數字化通訊、顯示的傳感器和顯示屏。“風翎號”飛機的研發一直遵從美國聯邦航空局FAA和中國民航局輕型飛機適航認證標準,依據美國聯邦航空局FAA與中國民航CAAC有關適航審定雙邊互認協定,在美國市場交付時能直接獲得FAA的輕型運動飛機適航證。
對于“風翎號”,毛一青是首席設計師、執行總經理,還是私照試飛員,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創立奧科賽以前,他曾是一名室內裝潢設計師。“我一直喜歡飛行,當初就是因為這份喜歡,抱著一腔熱血去改行做飛機。”他跑到德國去學習飛機的研發、制造和飛行,從零開始組建團隊。從“風翎號”水陸兩棲飛機,到“墨子號”國產太陽能飛機,毛一青執著于飛行夢,在這些過去一直被國外企業壟斷的領域里屢出新作。
“我沒有考慮太多得失利弊,也沒想去開創一個多大的品牌,我只想做一架好飛機,讓所有人看到都想買我的飛機。”“風翎號”從2009年開始研發,通過大量的理論計算和試驗驗證,團隊用了近十年的時間積累了整套的復合材料飛行器的設計理論和加工工藝,而復合材料飛行器也是目前通航飛機最為主流的發展方向。
為我國通航發展打開新局面
近年來,為了促進通用航空發展,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別是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將通用航空產業定位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開啟了萬億級的市場空間。意見明確了培育通用航空市場、加快通用機場建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擴大低空空域開放、強化全程安全監管五大任務,到2020年要建成500個以上通用機場,通用航空器達到5000架以上,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通用航空企業。
“風翎號”飛機的首飛和發布將進一步帶動上海通航產業的發展,對于上海搶占通航產業制高點意義重大。在上海市航空產業規劃中已明確要發展通用航空,市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臨港管委會近兩年來已經投入過億的專項資金扶持通航企業發展。
為了支持無人機和通航企業的發展,前不久臨港正式發布了陸海空無人系統示范區規劃,在主管部門的支持下,建立了兩個野外起降點并獲批了兩個飛行空域,具備一條600米的草地跑道和湖面起降區域,作為無人機和通航飛機交付試飛的配套保障,同時臨港也是國家低空數字化管理試點的地區。這些保障條件將吸引更多國內外優勢無人機和通航企業來到臨港落地發展。
目前美國擁有通用飛機22萬架,通用航空飛行員63萬人,通用航空機場1.5萬個,與之相比,我國的通用飛機數量僅有2000架,飛行員21000人,機場91個,因此我國通航發展空間巨大。“目前中國百姓的經濟能力已經具備進入航空消費領域的條件,中國已有不少人購買私人飛機,不少企業轉向經營通用航空,他們正在為航空體驗、培訓、觀光、旅游、作業、公益等提供航空消費服務。”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風翎號”在滴水湖上的首飛也為上海的運動航空打開的新局面。
民航華東局相關負責人則表示,這次是“風翎號”飛機的試飛和新品發布是我國低空空域改革的一次重大突破,第一次實現了在空域資源極其緊張的超大型城市的通航飛行,為上海通航發展的龍頭地位奠定了基礎。
更多資訊
-
創新融合發展 ,虹口金融、航運文化煥發生機2023.10.20
作為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匯點,虹口臨水而興,依港而盛。這里是上海航運業的發源地、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海派文化底蘊深長。近年來,隨著航運和金融服務功能的提升,虹口航運金融融合發展態勢基本形成。為賦能航運金… 查看詳情 >
-
上海發力“新基建”:重大項目100項,三年后要建成全球網速最快的城市之一2023.10.20
到2026年,上海要率先邁入全球雙萬兆城市行列,成為全球網速最快、覆蓋最全、時延最低的城市之一。近日,上海印發《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簡稱“《行動方案》”… 查看詳情 >
-
上海不夜城老地標太平洋百貨華麗轉身,全新綜合體“合集”開業2023.9.22
9月21日,位于靜安不夜城商務黃金圈的辦公商業項目“合集”開業。“合集”由嘉里建設集團打造,對嘉里不夜城一期的商業裙樓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這里也是昔日不夜城地標“太平洋百貨”的原址。 嘉里不夜城一期建… 查看詳情 >
-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開源書生·浦語20B模型,消費級GPU即可運行2023.9.21
9月20日,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等機構發布書生·浦語大模型(InternLM)200億參數版本InternLM-20B,并在阿里云魔搭社區開源首發、免費商用。 書生·浦語(InternLM)大語言模型由…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