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古橋找回記憶!金山工業區以“一橋一方案”,啟動10座古橋的修護工程
來源:上觀區情2018.8.13

近日,在金山工業區歡興村,工人們在修繕一座念萱橋時驚訝發現,橋的東南側20米處地下,出現了大量的古代石橋構件,都是花崗石材質,部分帶著雕刻紋飾。實際上,金山工業區目前已全面啟動古橋修護計劃,通過"一橋一方案"恢復10座古橋的原貌和記憶。
古橋構件成新文化景觀
聽說修橋現場有意外發現,當地文化部門立刻派工作人員到現場查看,并仔細查閱地方文獻了解到,那些石橋構件可能屬于一座永豐橋,它俗稱星石橋,清代嘉慶十八年(1813年)建,1970年后逐漸塌毀。據當地見過此橋者口述,此橋為三拼平板石橋,因支撐橋面的立石與橋面之間構成“橋洞眼”,所以又俗稱星石橋。
為更好地保護與利用文物,在金山區博物館指導下,金山工業區已將這些古橋石構件運至歡興村豫園,將其打造成為園中的文化景觀,一方面進行適當保護,另一方面也讓人們記住鄉愁。
據考證,金山工業區所在的朱行地區,原有67座石橋,其中名稱可考的有33座。隨著工農業的發展和河流的變遷,這些石橋的功能逐漸喪失,大部分被拆除,朱行也在10多年前易名為金山工業區,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市級工業園區。園區內現存花崗巖古石橋10座,分別為同樂橋、西陳行橋、第一橋、東風橋、華萃橋、永懋橋、荷花古寺橋、長生橋、成辰橋、念萱橋。
這些橋主要分布在歡興、立新、運河、高樓和胥浦等5個村,大多數為民國初期由地方個人出資建造而成,有相當的歷史價值,目前均已被列入金山區文物保護點。
社會關注指向古橋保護
2018年3月,有網民反映,位于金山工業區立新村的夏家橋和位于高樓村的東風橋年久失修,橋基塌陷,無人管理,引起當地文物保護部門的高度重視。
實際上,早在2017年底,金山工業區文物保護部門已經完成對轄區內10座古橋的現場勘察工作。調查發現,部分石橋破損嚴重,橋基橋身塌陷傾斜,于是,金山工業區決定立刻著手擬定修繕方案。2018年1月,工業區啟動古石橋修繕加固實事項目,組織區博物館、文物設計院等專家力量,專題對每座古橋進行研究評估,按照“修舊如舊”原則,制定“一橋一方案”修護計劃,并通過了市文物保護專家組的論證。2月,古橋修繕工程通過區級行政審批。3月,完成工程招投標工作。而網民的反應,更加速了古橋修繕保護工作的進程。
今年4月,金山工業區連續兩次召開古石橋修繕研討會,邀請區博物館專家、文體中心、水務站等相關部門以及具備文物修繕資質的工程方進行研討,摸底評估,確定具體修繕方案。6月,古橋修護進入工程施工階段,疏浚、橋基修復等工作全面啟動,每座古橋都明確了修繕完工的時間節點。
金山工業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全面的修繕保護,在一定程度上恢復古橋原貌,一方面,可以讓這些承載著本地區特有文化底蘊的歷史記憶得到傳承,另一方面,通過修復部分具備行走功能、還在用的橋,行人的安全也將得到保障。
“一橋一方案”推動古橋修護
“太好了,這橋修得跟老祖宗當時造的一模一樣!瞧,這里缺掉的一角,還是我年輕時不小心用鋤頭敲掉的……”立新村夏家橋旁,這幾天每到傍晚,總有幾位上了年紀的老人前來觀看、議論,憶憶過去的歲月。
夏家橋和念萱橋,是金山工業區最早開始施工修繕加固的兩座古石橋。到7月底,這兩座古橋修繕加固工程竣工,古橋面貌煥然一新。
為了進一步推動古橋修護工作順利進行,金山工業區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文物保護觀念,將古橋保護納入部門工作范疇。對上,注重與區博物館等文物保護單位的溝通,爭取支持和幫助。橫向,注重部門協調,統籌規劃,加強文物、城建、交通等部門之間的合作。縱向,由文體中心牽頭,與轄區內各村分別簽訂《金山工業區文物保護目標責任書》,并且建立了文體中心、村和村民小組三級巡查信息隊伍,做到文物保護單位制度健全,責任到位。
同時,金山工業區加大宣傳《文物保護法》,引發全社會對古橋保護的理解和重視,增強文物保護法律意識。一旦出現古橋被毀壞現象,立刻積極應對,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和對策,必要時拿起法律武器,追究肇事者的法律責任。同時,在新落成的工業區市民文化禮堂,專門設置古橋展示區,通過電腦模擬技術,將10座古橋模型和工業區地理位置分布結合起來,讓市民身臨其境,進行尋橋、訪橋、探橋的互動體驗,在充滿趣味的體驗中傳承和發揚古橋文化。
不僅如此,金山工業區還結合水環境治理工作,將古石橋修繕計劃與河道整治相結合,把部分河道上的古石橋修繕納入整治計劃,修橋與治水齊頭并進。如,坐落在胥浦村6組牛橋港畔的長生橋,是金山工業區現存最古老的石橋。近年來,一些市民將生活垃圾傾倒于橋邊、水中,不僅破壞生態,還加速了橋基的損毀。工業區結合水環境治理,疏浚河道,修復橋基,并借鑒河長制,為每座古橋設置了一個橋長,橋長負責古橋的日常巡查、保護、修繕等。
古橋修繕完工后,人們還會為古橋立碑,在碑文上拓刻古橋歷史文化,讓古橋與經濟社會發展和諧共存,使古橋成為人居環境中的一份子。
讓古橋開口“講述”古老的故事
這些古橋不僅是人來人往的通道,也有著獨特的美感與文化內涵,可以“講述”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
比如,現坐落于金山工業區運河村9組的永懋橋,俗稱“謝家橋”,建于“光緒庚寅子月”(1890年農歷11月),花崗石質,南北走向。全長13.65米,寬1.06米,凈跨9.30米,橋面由6塊長條石拼建,橋身兩側正中刻有正楷陽文字“永懋橋”,其上首有正楷陽文字“世德堂朱獨建”,下方有正楷陽文字“光緒庚寅子月”。據說,永懋橋是當地“世德堂”朱姓人家上代中名為“朱永懋”的人士為感恩社會,造福后人而經辦建造,橋也因此取其名以紀念。
又如,坐落于歡興村11組的念萱橋,上橫涇同西洋涇交接處,東西走向,兩塊單跨花崗石橋面長5.8米,寬1.1米,至今仍基本完好。橋身兩側刻有正楷陽文字“念萱橋”,但因平整土地、主路改道,現已失去了使用價值。萱草是中國的母親草,萱草花代表母親,“念宣”意為懷念母親。據查訪,此橋是歡興村8組鄉紳費仲莆為紀念其故去的慈母,出資于民國24年(1935年)建造,取名為“念萱橋”。
“這些靜默的古橋,承載著祖輩們的血汗和智慧,見證著金山工業區發展的歲月變遷,還蘊藏著一個個講述中華傳統美德的老故事。”金山工業區管委會委員、社區黨工委委員張敏告訴記者,工業區對10座古橋量身定制修繕保護方案,可以留住鄉愁,提醒人們記得來路,繼往開來。
更多資訊
-
瞄準未來,寶山“北轉型”跨前謀布合成生物產業集聚區2023.10.23
合成生物學,新一輪城市競爭中,被視為“必爭之地”。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積極布局合成生物學領域關鍵技術,2023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2023生物醫… 查看詳情 >
-
一圖讀懂!楊浦區公共體育設施建設→2023.10.23
日前,根據市委、市政府民心工程和為民辦實事項目要求,為進一步回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關切,《楊浦區全民健身公共資源拓展工程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編制完成,進一步細化“十四五”后半段楊浦區… 查看詳情 >
-
首屆嘉定區院地合作未來產業顛覆性技術大賽開幕2023.10.23
10月21日,第一屆嘉定區院地合作未來產業顛覆性技術大賽暨第五屆盛創39創新創業大賽在徐行鎮開幕。本次大賽集聚39個具有未來產業前景、顛覆性技術特征的科創項目,11家在區國家級科研院所、20余家投資機… 查看詳情 >
-
同濟大學客座教授蘇雅默:上海整個城市是一所沒有圍墻的創新大學2023.10.23
9月底,在上海舉行的世界設計之都大會上,一幅以“Nice2035未來生活原型街”命名的巨幅畫作引發人們紛紛駐足。 這是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高端外國專家蘇雅默的作品,也是他所做的城市更新項目的一部分。 …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