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錯能溯源!這個全市人口密度最大的鎮,為干濕垃圾貼上了“身份證”
來源:上觀2019.3.22

作為全市人口密度最大的一個鎮,寶山區大場鎮實有人口約40萬,150多個住宅小區。大約相當于市中心4個街道的大小。僅泓匯地標小區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量也不容小覷,約有16噸。從去年試點垃圾分類開始,生活垃圾量已減少到8.8噸。
然而,成功實現60%—70%的垃圾分類率之后,瓶頸也隨之出現:總有一些居民或因為工作繁忙、或因為習慣混裝,總是不配合分類。那么,有什么實質性的辦法可以讓“后進者”真正改觀?于是,一個可以追根溯源的垃圾“身份證”出現了……
近日,在去年以泓匯地標、鉑金華府小區為垃圾分類示范小區試點的基礎上,大場鎮將垃圾分類試點擴大到9個小區。其中,既有商品房小區、動遷房小區,又有老舊小區,還有農民集中居住區,涉及總戶數10068戶。??今天(3月22日),記者實地見識了大場鎮生活垃圾分類試點中的諸多奇思妙想。
垃圾貼上“身份證”掃碼追溯找“主人”
在大場鎮乾皓苑小區內,每個樓道門口都放置著干、濕垃圾分類桶。打開垃圾桶,可以看到,干、濕垃圾上都貼著唯一的二維碼“身份證”。 干垃圾上的二維碼標簽是白色的,濕垃圾二維碼標簽則是粉紅色的。二維碼上方,清楚地標出了垃圾“主人”的門牌號。
據介紹,目前,大場鎮已建立二維碼庫,將9個試點小區10068戶居民信息納入數據庫,實現“一戶一碼”。 由居委會將二維碼標簽分發到戶,要求居民投放每袋垃圾時,都自覺貼上唯一的二維碼“身份證”。
在“大場e社區”APP上,可以通過該APP掃碼追溯每袋垃圾的身份信息,實現源頭追溯。居委、物業、環衛部門便能及時查明糾正居民的錯誤分類行為。 居民可通過APP與綠色賬戶關聯,實現掃碼積分。
每天早7點-9點,晚6點-8點是定時投放時間段,每個垃圾分類點位有志愿者值守,引導、監督居民按要求粘貼二維碼并正確投放,對未貼二維碼的垃圾袋做好標記,同時記錄在冊,列入重點關注名錄。
積分規則也很有講究:非規定時間段投放不予積分。每天累計積分滿分為20分,其中濕垃圾12分,干垃圾8分。第一次濕垃圾投放可積9分,第二次3分,第三次起無分;第一次投放干垃圾積6分,第二次積3分,第三次起無分。據介紹,這樣的規則設置,是避免居民為了多積分人為增加投放次數,從而減少垃圾投放的數量。
乾皓苑小區物業經理沈先生告訴記者,剛開始,物業的保潔人員比較辛苦,一般一個樓道有七八十袋垃圾,他們要在居民投放時段之后把垃圾袋打開,花上一兩個小時檢查,看看垃圾有沒有分錯。一開始居民出錯率很高,分類正確率不足一半,他們通過口頭提醒、宣傳教育等方式,試點10天之后,正確率已達到70%—80%。“我們發現,70歲以上者、早出晚歸的租房者,是垃圾分類出錯的重點人群,我們可以通過二維碼找到他們,對他們進行重點宣傳糾錯。”
記者注意到,除了二維碼,每個樓道口也都裝上了探頭,以便于找到相應的垃圾“主人”。除掃碼積分外,該APP上還開通了大件垃圾預約、投放記錄查詢、垃圾種類查詢等線上功能。同時,對于那些認真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卻沒有智能手機的老年人,還開通了“志愿者代為積分”功能。 今年7月1日前,大場鎮將在全鎮150多個住宅小區、84個居委會普及推廣生活垃圾“二維碼”身份證。
居民智能“喂狗”得“賞錢”
除了垃圾“身份證”,最近,大場鎮一批新入駐的“小黃狗”也格外受歡迎,因為它們不僅能夠“吃掉”可回收垃圾,還會給居民“打賞”。這群給力的“小黃狗”,其實就是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該設備通過有償回收的方式,能夠有效培養居民的環保意識,促進社區環保工作推進。
在緯地路上的觀瀾泓郡小區,記者看到了這只功能強大的“小黃狗”。它的外形與快遞寄存柜有些相似。中央有一塊智能紅外觸摸屏,兩邊各有三個垃圾回收柜,分別寫有金屬回收、廢棄塑料回收、紡織物回收、紙類回收、玻璃回收及有害垃圾回收。
每個回收柜都有一個投入口,居民只需要將垃圾按照要求處理并投放到箱內,系統就會自動稱重,核算金額,直接通過居民預裝的APP系統返錢。如果遇到居民投遞錯誤,系統還能夠自動識別并回吐。
居民投遞垃圾只需要幾個簡單的步驟,首先,在手機APP上查看待投種類的廢品倉儲情況,如果顯示“滿倉”就需要等待這批垃圾處理完畢再前往投遞。到達投遞站后,只需打開手機APP掃碼開箱后,按照不同分類依次投遞,結束投遞后APP上立即能夠顯示該次投遞的現金收入。
當天,一位阿姨拿著一個廢舊紙箱來到“小黃狗”面前,點擊選擇“紙類回收”后,“小黃狗”自動開箱把阿姨壓扁的紙箱“吃掉”,隨即 顯示“投遞成功,已投遞物品為紙類0.61公斤,獲得環保金0.42。若環保金滿10元,便可從APP中提現。
居民們表示,在家門口拿個快遞的時間,就能順手把日常廢棄垃圾投入回收箱,實現資源回收利用的同時還能返錢,何樂而不為?“小黃狗”一入駐小區,立刻成了居民們的“新寵”,很多人都將家里可回收的垃圾拿來“喂狗”。
大場鎮黨委副書記趙華告訴記者,下階段,大場鎮將依托“互聯網+”技術手段,不斷探索完善生活垃圾分類追溯機制,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工作經驗,并分期分批逐步推進。比如,結合社區智能安防項目建設,在小區原有監控的基礎上,兼顧或補足垃圾桶點位的視頻監控設備,對居民不按要求分類、亂投放等行為進行實時監控,做到有跡可循。鎮城管將在居民投放垃圾、物業和環衛收運垃圾過程中全程介入、督促整改,對屢教不改的實行頂格處罰,提高居民正確分類和定時定投的自覺性,同時倒逼物業和環衛企業認真落實工作職責。
更多資訊
-
創新融合發展 ,虹口金融、航運文化煥發生機2023.10.20
作為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匯點,虹口臨水而興,依港而盛。這里是上海航運業的發源地、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海派文化底蘊深長。近年來,隨著航運和金融服務功能的提升,虹口航運金融融合發展態勢基本形成。為賦能航運金… 查看詳情 >
-
上海發力“新基建”:重大項目100項,三年后要建成全球網速最快的城市之一2023.10.20
到2026年,上海要率先邁入全球雙萬兆城市行列,成為全球網速最快、覆蓋最全、時延最低的城市之一。近日,上海印發《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簡稱“《行動方案》”… 查看詳情 >
-
上海不夜城老地標太平洋百貨華麗轉身,全新綜合體“合集”開業2023.9.22
9月21日,位于靜安不夜城商務黃金圈的辦公商業項目“合集”開業。“合集”由嘉里建設集團打造,對嘉里不夜城一期的商業裙樓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這里也是昔日不夜城地標“太平洋百貨”的原址。 嘉里不夜城一期建… 查看詳情 >
-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開源書生·浦語20B模型,消費級GPU即可運行2023.9.21
9月20日,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等機構發布書生·浦語大模型(InternLM)200億參數版本InternLM-20B,并在阿里云魔搭社區開源首發、免費商用。 書生·浦語(InternLM)大語言模型由…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