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學家取得胰腺癌檢測新成果:血液突變檢出率升20%,成果刊《柳葉刀》子刊
來源:上觀2019.4.19

上海科學家取得胰腺癌檢測新成果。近日,來自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王小林教授研究團隊傳出喜訊:團隊提出基于單鏈建庫的游離DNA(簡稱cfDNA)建庫和測序方法,使早期胰腺癌患者血液中的ras突變檢出率從不足50%提升至70%左右。該項成果對胰腺癌的早期診斷和監測具有重大意義,相關成果以《通過富集短片段cfDNA提高胰腺癌的檢出》為題,刊登于國際權威期刊《柳葉刀》子刊。
記者了解到,以游離DNA檢測為代表的“液體活檢”技術,在惡性腫瘤、產前診斷、器官移植排異檢測等領域成為新興標志物。王小林教授說,胰腺癌是惡性程度極高的消化系統腫瘤,其發病率與死亡率幾乎相當。早期診斷困難、缺乏有效的個體化治療方案是導致胰腺癌預后極差的重要原因。80%左右患者確診時,已發生腫瘤外周侵犯或遠處轉移,無法接受手術治療。
臨床實踐中,影像學檢查對胰腺癌病情變化不敏感,無法對療效進行實時監測,缺乏預測價值。為在可能治愈的階段準確診斷胰腺癌,需要特異性、敏感性和微創性的生物標志物。
怎樣尋找用于胰腺癌篩查的有效生物標志物或檢測方法?中山醫院近年來將此列為重要研究方向。
研究建立了基于單鏈建庫的cfDNA檢測新方法——SLHC-seq。大量臨床樣本驗證:在極低總cfDNA起始量情況下,SLHC-seq檢測和定量基因組中超低豐度突變的效能,遠高于目前市面上常規的基于雙鏈的建庫方法。王小林團隊還收集了不同分期的胰腺癌患者,通過SLHC-seq方法鑒定了胰腺癌ctDNA突變圖譜。研究同時發現早期胰腺癌患者中普遍存在破碎的小ctDNA突變片段,這可能成為胰腺癌早期檢測的新策略,也對于家族性胰腺癌、可疑胰腺病變和晚發性糖尿病患者等高危人群的早期檢測具有重大意義。
歐洲卡哈爾研究所液體活檢專家朱利·厄爾教授為研究成果論文撰寫述評并指出:來自中國科學家的cfDNA檢測方法,也可適用于其他腫瘤的液體活檢和穿刺活檢測序。該研究的生物信息學分析深化了人類對cfDNA生物學特征的理解,為早期腫瘤患者的高效檢出提供了非常有力的理論依據。研究具有極強的臨床轉化價值,并將對腫瘤患者臨床診療產生非常積極影響。
另悉,該研究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王小林教授領銜、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仇子龍研究員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胰腺外科樓文暉教授等共同完成,并得到榮昶公益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大研究計劃的資助。
更多資訊
-
創新融合發展 ,虹口金融、航運文化煥發生機2023.10.20
作為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匯點,虹口臨水而興,依港而盛。這里是上海航運業的發源地、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海派文化底蘊深長。近年來,隨著航運和金融服務功能的提升,虹口航運金融融合發展態勢基本形成。為賦能航運金… 查看詳情 >
-
上海發力“新基建”:重大項目100項,三年后要建成全球網速最快的城市之一2023.10.20
到2026年,上海要率先邁入全球雙萬兆城市行列,成為全球網速最快、覆蓋最全、時延最低的城市之一。近日,上海印發《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簡稱“《行動方案》”… 查看詳情 >
-
上海不夜城老地標太平洋百貨華麗轉身,全新綜合體“合集”開業2023.9.22
9月21日,位于靜安不夜城商務黃金圈的辦公商業項目“合集”開業。“合集”由嘉里建設集團打造,對嘉里不夜城一期的商業裙樓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這里也是昔日不夜城地標“太平洋百貨”的原址。 嘉里不夜城一期建… 查看詳情 >
-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開源書生·浦語20B模型,消費級GPU即可運行2023.9.21
9月20日,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等機構發布書生·浦語大模型(InternLM)200億參數版本InternLM-20B,并在阿里云魔搭社區開源首發、免費商用。 書生·浦語(InternLM)大語言模型由…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