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尾中華鱘踏上回家之旅,上海市長親手打開放流槽
來源:上觀2019.12.9

“三、二、一!”隨著水箱槽門依次打開,123尾中華鱘、4萬尾胭脂魚、5000尾松江鱸魚從放流槽躍入長江,踏上回家的旅途。“生態優先,共享未來”2019年長江口珍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今天(7日)在崇明舉行。這是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重要指示精神,建設崇明世界級生態島的具體行動。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參加增殖放流活動,副市長彭沉雷講話。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對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長江口是全球重要的生態敏感區,是魚類“活化石”中華鱘生命周期中唯一特有的棲息場所。上海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全力推動中華鱘保護和長江口水域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2016年建成和投入使用的上海市長江口中華鱘保護基地一期工程,對中華鱘物種的保護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目前,已開展長江口珍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27次。作為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基地二期項目已經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21年基本建成。
上海將繼續堅持保護優先,積極開展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宣傳,加快建設長江珍稀瀕危物種人工馴養繁育和科普教育基地,全力修復水生生物重要棲息地和關鍵生態環境的功能,努力打造瀕危的長江旗艦物種的生命方舟,以及珍稀水生生物保護基地的國際標桿。
更多資訊
-
創新融合發展 ,虹口金融、航運文化煥發生機2023.10.20
作為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匯點,虹口臨水而興,依港而盛。這里是上海航運業的發源地、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海派文化底蘊深長。近年來,隨著航運和金融服務功能的提升,虹口航運金融融合發展態勢基本形成。為賦能航運金… 查看詳情 >
-
上海發力“新基建”:重大項目100項,三年后要建成全球網速最快的城市之一2023.10.20
到2026年,上海要率先邁入全球雙萬兆城市行列,成為全球網速最快、覆蓋最全、時延最低的城市之一。近日,上海印發《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簡稱“《行動方案》”… 查看詳情 >
-
上海不夜城老地標太平洋百貨華麗轉身,全新綜合體“合集”開業2023.9.22
9月21日,位于靜安不夜城商務黃金圈的辦公商業項目“合集”開業。“合集”由嘉里建設集團打造,對嘉里不夜城一期的商業裙樓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這里也是昔日不夜城地標“太平洋百貨”的原址。 嘉里不夜城一期建… 查看詳情 >
-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開源書生·浦語20B模型,消費級GPU即可運行2023.9.21
9月20日,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等機構發布書生·浦語大模型(InternLM)200億參數版本InternLM-20B,并在阿里云魔搭社區開源首發、免費商用。 書生·浦語(InternLM)大語言模型由…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