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防疫最吃緊的時候,上海浦東使出了這個大招,防控閉環變得更“聰明”了
來源:上觀2020.3.25

中午11點,正是浦東機場境外航班抵達最密集的時候。往常此時,胡紹寶都會非常焦慮:現在哪個臨時留驗點人較少,可以派車過去?早上派出去的志愿者,到哪里了?再派人出去,后續人力還能跟上嗎?作為浦東新區派駐浦東機場T1航站樓的駐場指揮,他常常面臨艱難的選擇。
不過昨天,胡紹寶卻顯得從容了很多。看到航班降落的信息,他拿出手機,點開剛上線的“浦東入境人員轉運留驗共享平臺”小程序,各個留驗點的實時數據,包括可用房間數量,人員準備情況以及每個駐場志愿者的動態,他都一目了然。“準備接送下一個航班入境人員前往第二號留驗點。”胡紹寶果斷地下達了指揮命令。
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做好旅客轉運工作,這是一項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做到閉環更“密閉”,轉運更順暢?浦東正在嘗試運用大數據手段,讓防疫閉環變得更加“聰明”,更加高效。
駐場志愿者就怕“心里沒底”
作為駐場指揮,胡紹寶管理著13名志愿者,每次輪班一干就是12個小時,最多一天要連續轉運200多名入境人員。腰酸背痛,喉嚨沙啞,對這些駐守機場的志愿者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
但讓胡紹寶最難受的,還是心累。“按照現行規定,入境人員要從機場集中轉運到臨時留驗點,隨后在那里進行信息采集、核酸測試,并被帶到獨立房間等待測試結果。航班抵滬高峰的時候,留驗點的人會很多,排隊等待檢測的隊伍也很長,有時候還會遇到房間不夠用的情況,這個時候我們就不敢向留驗點發車。但不發車,旅客在大巴車上等候,時間久了也會情緒急躁,而且后續航班又源源不斷地到來。我們只能不停打電話,詢問各個地方的信息,力求做出準確的判斷。”
還有一個讓胡紹寶頭痛的問題,那就是如何高效地利用有限的志愿者力量。“駐場志愿者分成兩撥人,一撥負責在機場大廳引導旅客登記,另一撥負責轉運。轉運的志愿者派出去后,他們什么時候能回來,車輛有沒有完成消毒,能不能及時趕上下一撥旅客高峰,這些在以前都是心里沒底的。”“心里沒底”的胡紹寶最怕的就是,志愿者都派出去了,萬一不能及時趕回,后續航班旅客大量滯留在機場,情況不堪設想。
更為嚴峻的是,境外疫情迅速蔓延,重點國家范圍一再擴大,短時間浦東全區的集中隔離點、臨時留驗點數量大增,各個部門、各個駐點之間尚未充分磨合,信息的梗阻導致焦慮在擴散。
小程序讓防疫工作更有序
如何讓信息“跑起來”,更好地提高機場轉運的準確性和效率?
浦東新區大數據中心在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召集技術骨干開發信息共享的小程序。數據“大白”們通宵達旦,在政務云上緊急開通資源搭建數據庫,快速匯聚各條線的需求,解決好信息的來源、匯聚等問題。僅僅花了一天兩夜的時間,就開通上線了“旅客信息中英文登記”和“浦東入境人員轉運留驗共享平臺”兩款小程序。
“旅客信息中英文登記”解決了入境旅客重復登記信息,從而造成長時間等候的問題。此前,旅客抵滬后,要先在機場填寫健康申報信息,然后轉運至隔離點或留驗點時,還要再排隊填報一遍。中英文登記小程序啟用后,把采樣登記和入住登記關口前移了,旅客只要在機場填寫一次信息,進入留驗點后,只需出示相關證件復核,就可以進入檢測和觀察程序。
“浦東入境人員轉運留驗共享平臺”則成為駐場志愿者和留驗點工作人員的“好幫手”。在小程序上,護送入境人員的車輛從機場出發后,入境人員的數量、車號等信息會第一時間推送到留驗點負責人的手機上,留驗點可以提前為采集信息、采樣、安排房間做一系列準備。當空車準備返回機場時,駐守機場指揮長們則會收到車輛和人員的返回信息,能提前調撥資源,安排好后續入境人員的護送工作。
最讓指揮長們欣喜的是,空車返回后的半小時,系統會自動提醒各個留驗點及時更新可用房間數量。指揮長們就能根據留驗點實時情況,更有序地安排下一步入境人員的轉運工作。
大數據多次參與協同“抗疫”
其實,運用大數據協同“抗疫”,在浦東不是首次。
疫情發生后,浦東每天有干部和志愿者近10萬人輪班值守在全區36個街鎮的1358個居(村),涉及2790個小區和3880個隊組,需及時收悉上級關于疫情防控的最新指令,相關社工和志愿者還要接受各種工作培訓。令他們欣喜的是,現在只要通過移動平臺,在個人手機上就能收發防控疫情相關信息,接受崗位培訓。
這得益于浦東大數據中心開發的“新冠肺炎聯防聯控系統協同辦公”功能。有了此功能,組織機構搬到線上,在線覆蓋機關、事業單位和居村的2.8萬名公務人員,將文件交換、郵件收發、智能填表等12項應用部署到移動端。
這個終端還統籌在線業務,增設了智慧后勤、街鎮直通車等18個業務板塊,實現了點對點溝通,使全區防抗疫情工作能夠及時溝通,有效經驗做法快速分享,政策口徑得到統一答復。防疫期間,浦東全區移動辦公平臺日活躍用戶達到6800人,既為基層防疫節省了大量奔波的時間,同時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浦東新區大數據中心還會同公安、衛健委、城運中心等部門運用大數據分析、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將公安道口、網格工單(12345市民熱線)、市健康云等多來源、多表單的數據,與新區人口庫、實有房屋庫、小區分布數據等信息資源進行數據的清洗、比對,從每天近萬條的數據中,按照關聯規則對數千張表單逐一進行智能篩查,自動精準派單到對應街鎮村居,使得社區防疫變得更加精準有效。
這一次,大數據又在“守護國門”的戰斗中大顯身手。昨天一早,新區帶隊駐守浦東機場的總指揮王高安就向大數據應用開發的負責人發送了這樣一條微信,“感謝你們及時開發小程序,化解了轉運工作的大堵點、大難題,可謂小神器,大能量。讓我們能從容應對大客流的挑戰!”得到“戰疫”第一線人員的肯定,是對大數據應用的最好褒獎。
更多資訊
-
創新融合發展 ,虹口金融、航運文化煥發生機2023.10.20
作為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匯點,虹口臨水而興,依港而盛。這里是上海航運業的發源地、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海派文化底蘊深長。近年來,隨著航運和金融服務功能的提升,虹口航運金融融合發展態勢基本形成。為賦能航運金… 查看詳情 >
-
上海發力“新基建”:重大項目100項,三年后要建成全球網速最快的城市之一2023.10.20
到2026年,上海要率先邁入全球雙萬兆城市行列,成為全球網速最快、覆蓋最全、時延最低的城市之一。近日,上海印發《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簡稱“《行動方案》”… 查看詳情 >
-
上海不夜城老地標太平洋百貨華麗轉身,全新綜合體“合集”開業2023.9.22
9月21日,位于靜安不夜城商務黃金圈的辦公商業項目“合集”開業。“合集”由嘉里建設集團打造,對嘉里不夜城一期的商業裙樓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這里也是昔日不夜城地標“太平洋百貨”的原址。 嘉里不夜城一期建… 查看詳情 >
-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開源書生·浦語20B模型,消費級GPU即可運行2023.9.21
9月20日,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等機構發布書生·浦語大模型(InternLM)200億參數版本InternLM-20B,并在阿里云魔搭社區開源首發、免費商用。 書生·浦語(InternLM)大語言模型由…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