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觸經濟”應時而生,一場由內而外的變革
來源:上觀2020.3.31

近日,杭州最大的農貿市場濱江彩虹農貿市場重新開門營業了,市場內安裝了AI攝像頭,智能監測每個前來采購的居民是否有戴口罩。企業陸續復工以后,上海的盒馬鮮生Pick’n Go早餐門店受到白領歡迎,用戶在手機上下單,路過門店時在自提柜直接領餐,全程無需排隊等待,無需人工服務。
AI攝像頭和無接觸自提,均來自上海楊浦一家科技企業商米研發的最新應用。“AI攝像頭過去是用來分析客群數據的,如今新開發了防疫監測功能,自提服務原本是為了節省消費者排隊時間,這次疫情中因降低了人與人接觸的風險而派上了用場。”商米商用智能硬件產品負責人周天外告訴記者。
疫情之下,無接觸的狀態成了最安全的狀態。“非接觸經濟”,這種讓人與人保持距離的商業新形態也由此開始進入人們的生活。
雷神山救急,疫情中的“非接觸”
商米最初參與此次疫情援助,是從今年春節前一位武漢醫生打來的求助電話開始的。“當時武漢的醫院亟需移動醫療設備,我們的合作伙伴群里都在詢問是否有設備捐給武漢。”商米第一時間響應,2月4日,公司從各地臨時調貨的一批價值100萬的“SUNMI L2 手持數據終端”運抵武漢雷神山醫院,商米派了專人團隊進行安裝調試,立即投入使用。
L2 手持數據終端,外形是一個黑色的PDA(手持終端),醫護人員拿在手上,掃描病人腕帶上的二維碼,就可以無接觸、無需詢問地獲得病人的病歷、體征、藥品服用和輸液情況,實現臨床護理信息的采集。醫護人員查房、患者監護、藥劑配藥和分發、病歷檔案查詢管理等各項操作,均通過“移動護理”的方式來進行,減少與病患直接接觸的感染風險,提高了診療效率。
除了移動智能以外,L2的防水、防塵、防摔的“三防功能”在這次新冠肺炎的抗疫前線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一般電子設備長時間噴灑酒精容易失靈,而L2耐酒精消毒液的等級非常高。在重癥病房里,護士可以輪崗,但機器不能休息,L2待機時間長的特點也適應了這一需求。”
L2的核心技術是基于一個OS系統,在這個平臺上搭載不同的服務軟件,比如加載測溫、識別二維碼、身份證驗證等功能,就可以變成不同功能的智能終端。商米正在研發的測溫數據采集器也是其中一項嘗試。
隨著企業復工,社區和商務樓宇的人員安全管控成為重點,目前大多數場所都是通過管理人員站在門口使用測溫槍測量體溫,無法電子化記錄存檔,數據容易丟失,且較難追溯。而隨申碼、健康碼等管理,大部分也是手機掃碼或直接觀察記錄,無法將測溫結果與人員的身份信息對應起來。
商米測溫數據采集器是個集身份證識別、體溫檢測和數據收集“三位一體”的移動終端。人來了,“滴”一聲測量體溫,同一時間,身份證、體溫、隨申碼等信息全都實時上傳到后臺,系統里會得到一個全面的人物畫像。這個“萬能數據采集器”未來可應用在商場、醫院、企業、園區、社區等場景,實現無紙化、免接觸、數據可追蹤的綜合管理。
“非接觸”融入生活,一場由內而外的變革
手持醫療數據終端在雷神山落地的同一時間,一家特殊的無人超市也在火神山醫院迅速上線。這家“搶”出來的倉儲超市不配備收銀員,采用的是商米T2自助收銀設備,顧客挑選完物品,只需用手機自助掃碼結賬即可,開業第一天就接待了200多位顧客。
在疫情期間,非接觸的智能終端功效顯現,這也讓行業內看到了一種新的趨勢——“非接觸式經濟”正迅速走入人們的視線,很多過去并非專門為疫情開發的應用開始往“非接觸”的方向變革。
AI攝像頭,原先是為商戶描畫顧客圖像的,通過智能采集進店顧客的年齡、性別等信息,為商戶提供客戶群體特征的大數據分析。而目前杭州彩虹農貿市場入口處安裝的AI攝像頭,瞄準的卻是口罩。每秒識別7人,一旦發現未規范佩戴口罩人員,后臺實時發出警報,并留存證據。這是企業內部對原有應用實行改造后的結果。
盒馬鮮生的Pick’n Go門店原本打的是時間差,解決早餐店的排隊問題。如今因其與生俱來的“非接觸”特征可降低疾病傳播的風險而得到推廣。商米還將進一步與盒馬門店合作推出一項無接觸自提應用,將實現堂食無人工服務、無接觸用餐。
疫情期間,酒店、餐飲、旅游等第三產業因隔離而遭受打擊,但另一方面,由于隔離而催生的居民工作和生活需求,又促使“非接觸式經濟”開始名正言順地融入人們的生活。星巴克、麥當勞等餐飲店紛紛開發出無接觸點餐,在APP上下單、線下取餐。過去入住酒店需進行人臉實名認證,要經過一個摘口罩的過程,而在商米提供自助終端技術支持的部分酒店,從拎包入住到退房全過程都不需要人工服務。
無接觸自提、非接觸測溫、機器人送藥消毒、在線辦公、在線教育等眾多“非接觸”新領域的技術在疫情下演進并趨于成熟,這些應用即便在疫情過后仍會繼續延續下去,或將改變人們未來的生活習慣。
產業與區域共生,新技術成活躍因素
一家企業的變革,同時也在帶動著一個園區、一個區域的發展。最近,在楊浦區科委的支持下,商米研發的無接觸應用場景將在公司所在的創智天地園區逐步得到落地和實踐。企業還將把“無接觸門店”集成的大數據,應用到促進區域消費和提振區域經濟當中。
這是一個企業與區域共生發展的過程。作為一家快速成長的科技企業,商米在業務創新和國際化過程中,得到了所在園區及區相關部門的各種成長式服務。創智天地是楊浦重點打造的大創智市級服務業創新發展示范區的核心區,區發改委會同區科委、園區在調研中發現商米十分符合上海市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四新”項目的扶持方向,便主動跨前,多次上門宣傳解讀相關政策,鼓勵企業參與項目申請,去年企業順利通過項目評審獲得市區專項資金扶持400萬元。
“非接觸經濟是產業的未來趨勢,也將成為刺激區域發展的新增長點。”肖菁說,楊浦需把握這一趨勢。過去“非接觸”技術更多應用在盒馬、阿里等大企業的平臺中,而在此次疫情中受到沖擊較大的廣大中小型商戶也能承接其效應。
最近,位于五角場沿線的不少生鮮店、水果店等都中小商戶都成為了商米的合作伙伴。“線下小店的抗擊風險能力較弱,疫情因無法開門營業收入大幅下降,而小店又沒有那么強大的研發團隊,商米正在為他們研發一套幫助中小商戶實現門店線上線下一體化經營的解決方案。”周天外說,“一家餐飲店、一家咖啡館或一家零售便利店,只要運用這一套方案,就可以輕松變成一個“數字化”的門店了。”
未來,伴隨著越來越多的數字化孿生門店在楊浦涌現,支撐“無接觸”應用背后的一系列技術產業,如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機器人、4G/5G等,也將成為活躍區域發展的重要因素。
更多資訊
-
創新融合發展 ,虹口金融、航運文化煥發生機2023.10.20
作為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匯點,虹口臨水而興,依港而盛。這里是上海航運業的發源地、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海派文化底蘊深長。近年來,隨著航運和金融服務功能的提升,虹口航運金融融合發展態勢基本形成。為賦能航運金… 查看詳情 >
-
上海發力“新基建”:重大項目100項,三年后要建成全球網速最快的城市之一2023.10.20
到2026年,上海要率先邁入全球雙萬兆城市行列,成為全球網速最快、覆蓋最全、時延最低的城市之一。近日,上海印發《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簡稱“《行動方案》”… 查看詳情 >
-
上海不夜城老地標太平洋百貨華麗轉身,全新綜合體“合集”開業2023.9.22
9月21日,位于靜安不夜城商務黃金圈的辦公商業項目“合集”開業。“合集”由嘉里建設集團打造,對嘉里不夜城一期的商業裙樓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這里也是昔日不夜城地標“太平洋百貨”的原址。 嘉里不夜城一期建… 查看詳情 >
-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開源書生·浦語20B模型,消費級GPU即可運行2023.9.21
9月20日,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等機構發布書生·浦語大模型(InternLM)200億參數版本InternLM-20B,并在阿里云魔搭社區開源首發、免費商用。 書生·浦語(InternLM)大語言模型由…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