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次,上海航天的這一發明創造用在了青島港
來源:上觀2020.5.21

上海航天的能源技術民用化迎來重大突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獲悉,該院811所提供的60千瓦燃料電池近日已在全球首個“氫+5G”智慧生態港——青島港完成安裝,將為港口“軌道吊”設備提供能源動力,清潔高效開展集裝箱吊裝作業。這是全球燃料電池首次在港口“軌道吊”實現應用。
燃料電池是一種將氫能燃料和氧化劑中的化學能直接轉化成電能的裝置。作為公認的清潔能源,氫能相比其他能源,具有資源豐富、來源多樣、可儲存、可再生、熱值高、清潔無污染等優點。
以往,青島港的自動化軌道吊采用的是直徑6米、重達3噸的高壓卷盤電纜裝置供電,這個長達約500米的“大辮子”,電壓高達1萬伏,既不安全,也不方便。相比之下,燃料電池系統不僅減輕了設備自重,降低了設備機構的復雜度、維保量,而且發電效率高、無噪聲,安全性也好,并可實現零排放。
據了解,811所早在2001年就開始燃料電池的相關研發,在國內最早開發出薄型金屬雙極板燃料電池電堆,掌握了電堆以及金屬雙極板、膜電極等關鍵零部件自主核心技術,獲專利授權21項,并斬獲第21屆工博會“空間產業暨北斗導航技術應用展”產品金獎。
航天技術歷來有“落地容易、生根難”的說法。這一次811所打破了“魔咒”。2019年,為打通燃料電池規模化制造瓶頸,811所積極布局燃料電池產業,建成了國內領先的全流程燃料電池生產線,并完成了30千瓦至100千瓦的系列化產品定型,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全球首個“氫+5G”智慧生態港,選擇與811所合作,是偶然,也是必然。
上海航天811所該項目負責人張偉說,經合作伙伴推薦,今年初青島港到811所現場調研,對該所燃料電池產品技術水平充分肯定,但要求一個半月交出樣機。按正常流程,該套產品從設計到完成,至少需要4個月時間才能出產品樣機。
如何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按期交付?項目組以通用型60千瓦燃料電池系統為基礎,按照港口軌道吊的要求,進行了針對性的標定和調整。從今年1月開始,張偉帶領團隊日夜攻關,不斷修改設計方案。3月25日,產品運輸到青島港,隨后順利完成了該套燃料電池系統的裝機調試,目前運行一切正常。后續還將進行3個月試運行,為后續產品的批量應用開展技術驗證。
更多資訊
-
創新融合發展 ,虹口金融、航運文化煥發生機2023.10.20
作為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匯點,虹口臨水而興,依港而盛。這里是上海航運業的發源地、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海派文化底蘊深長。近年來,隨著航運和金融服務功能的提升,虹口航運金融融合發展態勢基本形成。為賦能航運金… 查看詳情 >
-
上海發力“新基建”:重大項目100項,三年后要建成全球網速最快的城市之一2023.10.20
到2026年,上海要率先邁入全球雙萬兆城市行列,成為全球網速最快、覆蓋最全、時延最低的城市之一。近日,上海印發《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簡稱“《行動方案》”… 查看詳情 >
-
上海不夜城老地標太平洋百貨華麗轉身,全新綜合體“合集”開業2023.9.22
9月21日,位于靜安不夜城商務黃金圈的辦公商業項目“合集”開業。“合集”由嘉里建設集團打造,對嘉里不夜城一期的商業裙樓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這里也是昔日不夜城地標“太平洋百貨”的原址。 嘉里不夜城一期建… 查看詳情 >
-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開源書生·浦語20B模型,消費級GPU即可運行2023.9.21
9月20日,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等機構發布書生·浦語大模型(InternLM)200億參數版本InternLM-20B,并在阿里云魔搭社區開源首發、免費商用。 書生·浦語(InternLM)大語言模型由…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