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銀中心輔樓有一排“自動售貨機”,專“賣”企業夢寐以求的“商品”
來源:上觀2020.5.28

“很榮幸成為這個‘移動窗口’第一位受益者,讓我利用零碎時間快速辦理社區事務,真是太方便了!”在東銀中心輔樓,長寧區虹橋街道設立的HONG空間·黨群之家內,不久前多了一本留言本,這是今年4月街道營商環境服務中心“移動窗口”服務點首次進駐辦公樓宇和居民區后,為了及時收集白領和居民意見專門設置的一條反饋渠道。
4月2日,在東銀中心一家外企工作的白領吳小姐成為了“移動窗口”首位用戶。通過虹橋街道自主研發的“一網通辦”移動自助辦PAD終端,吳小姐成功辦理了居住證卡面擦寫(自動簽注),無需專門請假到街道事務受理中心,也能隨時辦理這項高頻業務。
工作人員指導白領使用“一網通辦”pad版移動終端
今年4月,虹橋街道“一網通辦”移動窗口先后落地街道營商服務中心、古北市民中心及16個居民區,著力聚焦“實際網辦量”和“高效辦成一件事”,通過“人工跑腿+數據跑腿”的組合式服務,打造企業和居民“樓門口、家門口”的移動服務專窗,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服務像自動售貨機“立等可取”
家住伊犁路的居民陶阿姨是一位回滬知青。日前,居住登記已經滿6個月的她正準備申請辦理居住證,但正常情況下需等待1個月方能拿證。著急辦理居住證用于申請相關補助的陶阿姨在虹橋街道社區事務受理中心工作人員的建議下,來到位于HONG空間的虹橋街道營商環境服務中心。今年4月,上海首臺居住證自助服務終端剛剛在這里啟用。
吳小姐留言點贊“移動窗口”服務
在服務終端的“格子間”坐好,陶阿姨把身份證原件放置在感應區,通過人像核驗后,屏幕上隨即跳轉出她的居住地址信息。點擊“申請居住證”,幾秒鐘后系統顯示核驗完畢。隨后,陶阿姨在語音指導下拍攝了標準證件照,制證環節也隨之開始。不到3分鐘,一張嶄新的居住證就“新鮮出爐”。
依托上海市公安局和上海市大數據中心在長寧區率先試點的“線上居住登記、居住證辦理即審即批”措施,“陶阿姨們”可以快速完成居住證的就近辦理。而在HONG空間,與這臺“即審即批”居住證自助機為鄰的,還有“一網通辦”政務服務一體機、ARM自助辦稅終端機、醫保自助機以及一臺社區事務辦理移動PAD。五類服務終端“排排站”,仿佛軌交站點里集中排列的自動售貨柜。想辦理哪一類業務,就找對應的終端機解決,從出貨口“滾動”出的“貨品”,就是一件件順利辦結的事項。
“一網通辦”pad版移動終端由虹橋街道自主研發
目前,虹橋街道社區事務受理中心190項辦事事項中,已經有12類共101項高頻事務納入了街道政務服務的延伸辦理窗口,包括網上掌上辦56項、預約當場辦17項、自助PAD辦19項、自助終端9項,上述高頻業務占街道事務受理中心2019年所有7.6萬件辦理量的80%。眼下,各類移動終端或PAD終端已經分別進駐虹橋街道16個居委會和分布于街道東、中、西的三個重點樓宇服務陣地,政務服務“直通車”開到了居民家門口、企業樓門口。
HONG空間·黨群之家是虹橋街道營商服務中心樓宇陣地之一
為何要花大力氣專門到樓宇和小區設立自助辦理區?虹橋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趙厚曾告訴記者,去年街道走訪調研時,不少企業都提出,希望就近辦理高頻事項,包括人才服務憑證打印、稅務辦理開具發票等。“需求比較繁雜,我們一開始也覺得不太可能實現。”
但很快街道就發現,各部門都有自己的自助辦理終端或是遠程辦理系統,能否把這些辦理機集中在一個地方,形成一個“迷你版”的政務自助辦理區,這個想法在去年10月正式付諸實踐,這才有了如今HONG空間內五類自助辦理終端,政務服務也變得像在自動售貨機掃碼買一瓶礦泉水那樣便利——網購還需要等待送貨時間,自動販賣機卻是“立等可取”。
從“能辦”向“好辦”進階
“這么快就拿到證,真是太方便了!”陳先生是來滬工作的“新上海人”,5月中旬的一天,他利用午休到HONG空間辦理就業創業登記證。在自助辦理區的PAD移動終端點擊社區事務受理“移動自助辦”小程序后,僅用5分鐘就完成了業務咨詢、填寫申請、提交材料、選擇配送方式等所有步驟。不用請假、不耽誤上班也能辦好個人事項,讓陳先生感受到了新家上海的服務速度與溫度。
白領使用自助辦稅終端
無獨有偶,璞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財務經理小范在為企業辦理復工復產手續時,一開始苦于無暇去稅務大廳購買發票,得知辦公樓旁的街道營商服務中心就設有與長寧區稅務局合作的樓宇稅務服務點,小范二話不說就下樓在自助機上完成了發票購買,工作沒有耽誤分毫。
虹橋街道黨工委書記胡煜昂告訴記者,虹橋街道地形狹長,街道事務受理中心位于街道東部的中山西路,而位于街道西面的居民、白領,辦事有時還需搭乘1-2站地鐵。疫情期間,街道著力思考如何讓居民辦事更方便,“無接觸”辦理更便捷。與此同時,去年底落戶HONG空間的稅務自助辦理機,在短短3-4個月內就服務了周邊400余家企業,更讓街道堅定了要讓政務服務延伸到“樓門口、家門口”的想法。
工作人員調試居住證自助服務終端
事實證明,“移動窗口”的使用頻率已經超出了預期。虹橋街道社區事務受理中心主任唐永卿介紹,目前使用PAD終端自助辦理的企業事務中,最高頻的就是居住證卡面擦寫(自動簽注),幾乎每天都有人來辦理,其次則是新辦就業創業證,即俗稱的勞動手冊。社區類事務中,居民使用移動端自助辦理最多的就是長護險申請和長護險告知書打印。老年居民有需要,還可預約請街道事務受理中心工作人員帶著PAD上門辦理,“人跑腿”和“數據跑腿”齊頭并進。
政務服務“移動窗口”試行一個月,僅今虹橋街道營商服務中心就已接待各類咨詢近700人次,受理高頻事項587件,其中PAD端自助辦理217件。眼下,街道正在研究如何讓家門口、樓門口的政務服務,從“能辦”進一步向“好辦”提升,使個人辦事更加方便、快速,法人辦事更為高效、可預期。
更多資訊
-
創新融合發展 ,虹口金融、航運文化煥發生機2023.10.20
作為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匯點,虹口臨水而興,依港而盛。這里是上海航運業的發源地、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海派文化底蘊深長。近年來,隨著航運和金融服務功能的提升,虹口航運金融融合發展態勢基本形成。為賦能航運金… 查看詳情 >
-
上海發力“新基建”:重大項目100項,三年后要建成全球網速最快的城市之一2023.10.20
到2026年,上海要率先邁入全球雙萬兆城市行列,成為全球網速最快、覆蓋最全、時延最低的城市之一。近日,上海印發《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簡稱“《行動方案》”… 查看詳情 >
-
上海不夜城老地標太平洋百貨華麗轉身,全新綜合體“合集”開業2023.9.22
9月21日,位于靜安不夜城商務黃金圈的辦公商業項目“合集”開業。“合集”由嘉里建設集團打造,對嘉里不夜城一期的商業裙樓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這里也是昔日不夜城地標“太平洋百貨”的原址。 嘉里不夜城一期建… 查看詳情 >
-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開源書生·浦語20B模型,消費級GPU即可運行2023.9.21
9月20日,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等機構發布書生·浦語大模型(InternLM)200億參數版本InternLM-20B,并在阿里云魔搭社區開源首發、免費商用。 書生·浦語(InternLM)大語言模型由…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