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垃圾分類變成CS狙擊戰……歷時兩年,全市最大兩網融合科普教育基地建成
來源:上觀2020.7.2

記者今日從奉賢區獲悉,全市最大的“兩網融合”科普教育基地將于7月上中旬向公眾開放。市民不僅可以在高科技環境中,體驗垃圾分類的樂趣,還能親眼目睹各種可回收物的處置全過程,并在可回收材料建造而成的環保小屋內談天說地。
奉賢區南亭公路北側、沙港東側,是這個基地的所在地。田野鄉間,幾棟綠色的建筑、一座小橋流水的公園頗為醒目,近日還不斷有工人在進進出出完成工程最后的收尾工作。
據南橋鎮綠化市容所所長瞿東介紹,南橋鎮兩網融合科普教育處置基地占地15畝,于2018年8月正式啟動建設,主要分為生產工藝參觀區、主體展示區、生態主題公園等,目前一期建設已基本完成,將于今年7月上中旬正式對外開放。
走進展示區的垃圾分類科普體驗館,各類垃圾的處置演示、科普教育、分類互動應有盡有,各種高科技的設備讓人眼前一亮。
和大多數展館不同,這里擁有了太多的體驗感。例如,利用體感識別技術制作的泡泡游戲,觀眾只需對著設備吹口氣,各種泡泡就會化身為從天而降的各類垃圾,需要觀眾迅速反應幫其歸類;而另一款VR游戲,則借鑒了CS(反恐精英游戲)的體驗。在多人空間內,面對各種迎面而來的垃圾,或單人或組隊,游客需利用手中的游戲手柄幫其歸類,否則將被“垃圾淹沒”。
除了各種炫酷的游戲,游客還可在手工課堂中利用可回收材料制作各種精美的工藝品和生活所需物品。
如果說科普體驗館帶給人的是趣味性,那么生產工藝參觀區帶來的就是知識性。生活中你視而不見的白色泡沫塑料、玻璃瓶,在這里體現出了高價值。只見堆成小山的泡沫塑料,通過處理設備后冷軋成型,馬上變成了很有價值的材料。目前的回收價格達到了每噸6500元。
而另一側的車間內,玻璃粉碎機也在拼命工作,各式各樣的玻璃瓶被粉碎為大顆粒原料,提供給玻璃棉企業再利用。廢舊家具等大件垃圾,同樣被機器粉碎后,送往發電廠作為燃料棒繼續發光發熱。
瞿東告訴記者,參觀區內還設有垃圾分類大數據中心,全鎮的垃圾分類即時數據可在這里讀取,并且數據具體到每座小區。“不久后,這里還將到來幾個神秘的嘉賓——無人環衛清掃車,負責參觀區內的保潔。”
此外,為了配合基地建設,參觀區一旁還建設了一個小公園。一幢綠色環保小屋矗立其間。瞿東介紹說,這個小屋從建筑材料到內部的沙發、臺燈等家具布置,全部由可回收材料循環利用而成。“就是想展示一種理念,生活中的各種垃圾,分類后循環利用,可能都是寶。”
這些天,基地已進入最后的設備調試階段,正式開放后將實行線上線下預約參觀。“垃圾分類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上海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實施一年來,不僅全鎮的垃圾源頭減量明顯,市容市貌、小區面貌都比以前更加整潔。”南橋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區鎮兩級之所以投入大量資金建設這個兩網融合科普教育處置基地,也是為了實現生活垃圾的減量化和資源化,減輕生活垃圾末端處理壓力,促進資源循環利用,形成完善的、規范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幫助再生資源企業向環境服務企業轉型升級。
更多資訊
-
創新融合發展 ,虹口金融、航運文化煥發生機2023.10.20
作為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匯點,虹口臨水而興,依港而盛。這里是上海航運業的發源地、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海派文化底蘊深長。近年來,隨著航運和金融服務功能的提升,虹口航運金融融合發展態勢基本形成。為賦能航運金… 查看詳情 >
-
上海發力“新基建”:重大項目100項,三年后要建成全球網速最快的城市之一2023.10.20
到2026年,上海要率先邁入全球雙萬兆城市行列,成為全球網速最快、覆蓋最全、時延最低的城市之一。近日,上海印發《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簡稱“《行動方案》”… 查看詳情 >
-
上海不夜城老地標太平洋百貨華麗轉身,全新綜合體“合集”開業2023.9.22
9月21日,位于靜安不夜城商務黃金圈的辦公商業項目“合集”開業。“合集”由嘉里建設集團打造,對嘉里不夜城一期的商業裙樓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這里也是昔日不夜城地標“太平洋百貨”的原址。 嘉里不夜城一期建… 查看詳情 >
-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開源書生·浦語20B模型,消費級GPU即可運行2023.9.21
9月20日,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等機構發布書生·浦語大模型(InternLM)200億參數版本InternLM-20B,并在阿里云魔搭社區開源首發、免費商用。 書生·浦語(InternLM)大語言模型由…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