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個園區竟然使用電動汽車淘汰的電池組,結果……
來源:上觀2020.7.6

電動車充電不用電力部門輸電,而是停車場“自產自銷”;電動車淘汰的電池組,變成園區的儲能系統,能發揮削峰填谷的作用……近日,一個集“風、光、儲、充、控”多元融合為一體的“能源魔盒”在上海閔行工業區正式竣工,為工業園區用能節能提供了新思路。
新亮相的“能源魔盒”正式名稱叫智慧能源項目,由國網上海電力與上海電氣集團聯手打造。目前,位于上海電機廠的項目一期已經竣工運行,預計年平均發電量可達215.8萬千瓦時,年節約標煤約665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760噸,減少有害氣體排放約1.8噸。
“能源魔盒”究竟什么樣?走進江川路上的上海電機廠,乍一看與普通工業園區沒什么兩樣,廠房、管道、綠化,都不是最新的設備;也看不到“魔盒”的身影。原來,“魔盒”不是一個盒子,而是由廠區里多個獨具匠心的細節組成——
廠房屋頂基本都安裝了光伏設備,就連停車場頂棚也被薄膜光伏所覆蓋。停車場內的充電樁直接與光伏發電設備相連,實現了停車場發電自給自足。整個廠區的光伏系統總裝機容量2.2兆瓦,年發電量超過200萬千瓦時,不僅滿足停車場充電需求,富余的還能并網上傳。
離會發電的停車場不遠,有個不起眼的集裝箱房,外面標注著“梯次利用儲能電池系統”,也是“能源魔盒”的一部分。集裝箱里排列著一組組蓄電池,工作人員說,它們是電動汽車的淘汰品,“一般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使用年限在5至8年,其容量隨著充電次數增加而衰減;當電池容量衰減到額定容量80%,這些電池就不再適用于電動汽車。但是,退役的電池經過檢測、維護和重組,可以在儲能領域進行梯次利用。”所以,園區內光伏、風力等發電設備發出的電,用不完的,也可以暫時存儲在這里,以備不時之需。
類似的集裝箱在園區內還有好幾個,并通過“風光儲充”系統本地控制終端統籌使用。智慧能源項目(一期)相關負責人張宇介紹說,儲能系統通過移峰填谷及需量控制等手段,可以在降低園區高峰用電負荷的同時,降低用電成本;當大電網出現緊急故障時,儲能系統則能作為備用應急電源,保障關鍵負荷及關鍵設備用電,確保園區用電安全與可靠。
如此種種,構成了“能源魔盒”,為上海工業園區能源轉型發展樹立智慧、綠色樣板。
“‘能源魔盒’以不改變園區原有建筑格局為前提,整合風力發電系統、光伏發電系統、儲能系統、梯級利用電池系統與充電樁設施,并依托智慧能源管理平臺,對園區內的能源系統進行統一管控,以‘風、光、儲、充、控’一體化形式實現多能協同互補和能源綜合梯級利用。”張宇介紹說。
上海電機廠作為“能源魔盒”的首個落地廠區,國網上海電力與上海電氣集團針對園區“用電量波動大、沖擊性負荷較多”等特點,利用廠區原有的建筑結構和設備,共同制定了一套與生產生活高度融合的能源綜合解決方案。項目建成投產后,既改善了上海電機廠廠區能源結構,保障了廠區供能可靠與穩定;又使工業區的整體用能效率大幅提升,用能與運行成本得到一定縮減。
“能源魔盒”的下一步,是推廣復制至同在江川路上的上海汽輪機廠。新項目擬鋪設光伏1.5兆瓦、建立3兆瓦時儲能系統及若干交直流充電樁,進一步助力閔行工業基地實現智慧低碳綠色發展。
更多資訊
-
創新融合發展 ,虹口金融、航運文化煥發生機2023.10.20
作為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匯點,虹口臨水而興,依港而盛。這里是上海航運業的發源地、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海派文化底蘊深長。近年來,隨著航運和金融服務功能的提升,虹口航運金融融合發展態勢基本形成。為賦能航運金… 查看詳情 >
-
上海發力“新基建”:重大項目100項,三年后要建成全球網速最快的城市之一2023.10.20
到2026年,上海要率先邁入全球雙萬兆城市行列,成為全球網速最快、覆蓋最全、時延最低的城市之一。近日,上海印發《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簡稱“《行動方案》”… 查看詳情 >
-
上海不夜城老地標太平洋百貨華麗轉身,全新綜合體“合集”開業2023.9.22
9月21日,位于靜安不夜城商務黃金圈的辦公商業項目“合集”開業。“合集”由嘉里建設集團打造,對嘉里不夜城一期的商業裙樓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這里也是昔日不夜城地標“太平洋百貨”的原址。 嘉里不夜城一期建… 查看詳情 >
-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開源書生·浦語20B模型,消費級GPU即可運行2023.9.21
9月20日,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等機構發布書生·浦語大模型(InternLM)200億參數版本InternLM-20B,并在阿里云魔搭社區開源首發、免費商用。 書生·浦語(InternLM)大語言模型由…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