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手機改變傳統就診模式,申城“醫保脫卡支付”推廣至區域性醫療中心
來源:上觀2020.7.10

看病就診,排長隊掛號付費,傳統方式正在顛覆。在上海的醫療機構,患者全程就診只需“掃一掃”已變為現實。今天上午,記者從上海市衛健委獲悉,區域性醫療中心業已實現醫療付費“一件事”工程、互聯網醫院線上醫保支付、互聯網醫療收費電子票據。
作為全市首家“嘗鮮”的區屬醫療機構,浦東新區人民醫院已完成醫保電子憑證脫卡支付,開通無感信用支付功能。定位區域性醫療中心,浦人民醫院還基于互聯網技術還將深挖醫聯體內涵,突破分級診療中面臨的“痛點”。
線上線下“一碼通行”,防疫常態就醫成新模式
傳統就醫過程中,實體醫保卡必不可缺。而今卻大不一樣,浦東新區人民醫院內外,患者通過手機就能申領“醫保電子憑證”,一部手機無需帶卡,全程只要“掃一掃”二維碼,就能完成所有就診流程。小楊今天來到醫院腎內科就診,從掛號、候診、問診、付費到取藥,徹底實現“一碼通行、無感就醫”,“開始以為只要一部手機暢行,只是想象中的場面,自己親身體驗,從診間綁定醫保卡到完成支付,全過程不到10分鐘,真的太方便了!”小楊說。
記者獲悉,上海已有122家醫療機構落實醫療付費“一件事”工程。市醫保局負責人介紹,依托中國銀聯、商業銀行、第三方支付平臺等支付通道及其線上信用產品,本市醫保參保人員可應用“基于信用的無感支付服務”。就醫群眾到達醫生診室時,只需出示其“醫保電子憑證”(隨申碼),整個過程中無需做任何付費動作,真正實現就醫過程的無感支付。截至今天,浦人民互聯網醫院已開具1689張醫療收費電子票據。
醫保脫卡支付,并非局限在線下實體醫院。在浦東新區人民醫院互聯網醫院,同樣可以應用。浦人民醫院院長孫萬駒說:目前,互聯網醫院還可分時段預約核酸檢測項目,自助下單完成線上繳費,手機端即刻領取電子票據,隨后根據約定時間到院檢測后迅速離院,當天就能用手機查看電子報告,備受好評。防疫常態化的背景下,互聯網醫院醫保脫卡支付,真正實現了“源頭可溯、全程可控、風險可防、責任可究及公眾可查”的醫療收費電子票據管理新模式。
打破物理空間,居民檢查往返不再“跑三次”
作為全市建設的首批區域性醫療中心,浦人民醫院是川沙醫療聯合體牽頭單位。醫聯體內包括三家專科醫院(浦東新區中醫醫院、浦東新區肺科醫院、浦東新區傳染病醫院),10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川沙、黃樓、江鎮、唐鎮、合慶、王港、機場、孫橋、曹路、張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互聯網時代,醫聯體將怎樣利用線上技術挖掘內涵?川沙醫聯體自去年開始嘗試探索。
醫聯體內,居民對大型儀器檢查設備(如CT、MRI等)的服務需求不斷加大。以往至少需要“跑三次”,持首診醫院收費憑證到浦東新區人民醫院預約,拍片,取報告,才能拿到檢查報告。怎樣讓患者從“跑三次”變為“一次解決”?醫聯體嘗試在專科醫院門診、住院醫生站直接預約浦人民檢查,拍完片后,報告直接傳回原醫療機構。“一次解決”大大便捷了區域居民。
孫萬駒說,目前由浦人民牽頭的川沙醫聯體,依托浦東新區衛生信息平臺,推進區域影像、檢驗等遠程診斷中心建設,力求達到同質化、標準化、規范化。除此之外,浦人民還充分利用互聯網醫院平臺,應用于線上多學科會診、社區醫院遠程指導,在一部手機“方寸間”打破物理空間,實現多學科診療之時,也幫助患者更好地參與全程管理,以此解決長久以來分級診療不連貫、時間滯后的“痛點”,更好滿足患者診療需求。
更多資訊
-
創新融合發展 ,虹口金融、航運文化煥發生機2023.10.20
作為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匯點,虹口臨水而興,依港而盛。這里是上海航運業的發源地、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海派文化底蘊深長。近年來,隨著航運和金融服務功能的提升,虹口航運金融融合發展態勢基本形成。為賦能航運金… 查看詳情 >
-
上海發力“新基建”:重大項目100項,三年后要建成全球網速最快的城市之一2023.10.20
到2026年,上海要率先邁入全球雙萬兆城市行列,成為全球網速最快、覆蓋最全、時延最低的城市之一。近日,上海印發《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簡稱“《行動方案》”… 查看詳情 >
-
上海不夜城老地標太平洋百貨華麗轉身,全新綜合體“合集”開業2023.9.22
9月21日,位于靜安不夜城商務黃金圈的辦公商業項目“合集”開業。“合集”由嘉里建設集團打造,對嘉里不夜城一期的商業裙樓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這里也是昔日不夜城地標“太平洋百貨”的原址。 嘉里不夜城一期建… 查看詳情 >
-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開源書生·浦語20B模型,消費級GPU即可運行2023.9.21
9月20日,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等機構發布書生·浦語大模型(InternLM)200億參數版本InternLM-20B,并在阿里云魔搭社區開源首發、免費商用。 書生·浦語(InternLM)大語言模型由…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