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次!上海科研人員在3500多米高原種出這一珍稀菌菇
來源:上觀2020.7.15

“第一批成熟的菇已經送到上海農科院,快遞的碎了不少,但‘人肉’帶回的還可以。我們正在改進包裝,嘗試新的運輸方式,為大批量上市做準備。” 近日,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副研究員陳輝從青海給記者發來一條消息和幾張照片:這是國內首次由人工栽培、在海拔3530米高原成功生長的羊肚菌,也是上海農業科技援青扶貧的最新成果。
羊肚菌香味獨特,富含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食用價值和醫用價值都很高,是世界公認的珍稀食藥兼用菌。中國羊肚菌的主要產地在四川和湖北,之前并沒有在高原規模化栽培羊肚菌的經驗。
為什么上海的農業專家會在青海高原種羊肚菌?這還得從上海援青說起。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班瑪縣是上海對口援建地區,平均海拔超過3500米,氣候寒涼,空氣稀薄,可種的經濟作物非常少。當地農民大多種植青稞、土豆,每畝年產值僅1000元左右。
上海援青干部想為當地引入高附加值的經濟作物。一番調研,羊肚菌進入視野。因為當地農民說,每年五六月間,能持續采到野生羊肚菌。要知道,新鮮羊肚菌的上市時間在每年二三月間,市場零售價可達每500克150元;如果反季供應市場,零售價更高。
可當地采摘野生羊肚菌很辛苦。農民一個上午尋遍二三十畝原始森林,只能采到四五十只,差不多500克。加上物流成本高,靠野生羊肚菌,賺不了錢。
為此,上海援青干部提出人工栽培羊肚菌的設想。在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市農業科技服務中心、市食用菌產業體系項目支持下,上海農科專家從去年10月至今,先后5次前往班瑪縣,研究人工規模化種植羊肚菌的可行性。
羊肚菌雖然能在高原長,但規模化商業種植不容易。“一是高原含氧量太低,在夏天含氧量最高的時候,也只有平原的80%左右。二是紫外線太強,平原種菇的遮陽方式用不了。三是得應對高原極端氣候。前兩天,這里剛剛下了鵪鶉蛋大小的冰雹。”陳輝說。
上海市農科院的技術人員在分揀成熟的羊肚菌
除了這些,今年突發的疫情也讓農科專家很著急。根據當地氣溫變化和羊肚菌生長周期,3月上旬必須完成播種;可因為疫情,遲了一個月才完成播種,必須通過人工調節,縮短羊肚菌的生長周期。否則7月中下旬當地最高氣溫超過20℃,羊肚菌就不生長了。
好在基于上海豐富的食用菌栽培經驗,農科人員找到了辦法:改良土壤并在栽培棚中增加牧草,為羊肚菌生長增氧;用6針加厚的雙層遮陽網,以及反光膜配合保溫棉等多種方式遮陽且抵御多變氣候……終于,最早一批羊肚菌在6月中旬順利出菇;之后,其余規模化栽培的羊肚菌也陸續出菇,三周內即可成熟采收。
第一次在高原規模化種出羊肚菌,讓上海援青干部、農業專家和當地農民都很高興。羊肚菌的增收賬已經算好:試點栽培的羊肚菌一共5畝,每個栽培棚占地0.5畝,預計新鮮羊肚菌總產量可達1000千克。總產量不低,管理和采收成本卻比農民去野外采摘低得多,再加上反季供應市場價格較高,平均生產效率可提升近1萬倍。
上海市農科院的技術人員在教藏族老鄉如何采摘羊肚菌
這些天,上海的農科專家一邊將摸索出來的種植經驗總結出來,毫無保留地與當地農民分享;一邊忙著探索新鮮羊肚菌送到城市的物流方式。“這樣,農民既能利用班瑪當地的好環境、好氣候種好羊肚菌,也能賣好羊肚菌。”陳輝說。
更多資訊
-
創新融合發展 ,虹口金融、航運文化煥發生機2023.10.20
作為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匯點,虹口臨水而興,依港而盛。這里是上海航運業的發源地、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海派文化底蘊深長。近年來,隨著航運和金融服務功能的提升,虹口航運金融融合發展態勢基本形成。為賦能航運金… 查看詳情 >
-
上海發力“新基建”:重大項目100項,三年后要建成全球網速最快的城市之一2023.10.20
到2026年,上海要率先邁入全球雙萬兆城市行列,成為全球網速最快、覆蓋最全、時延最低的城市之一。近日,上海印發《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簡稱“《行動方案》”… 查看詳情 >
-
上海不夜城老地標太平洋百貨華麗轉身,全新綜合體“合集”開業2023.9.22
9月21日,位于靜安不夜城商務黃金圈的辦公商業項目“合集”開業。“合集”由嘉里建設集團打造,對嘉里不夜城一期的商業裙樓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這里也是昔日不夜城地標“太平洋百貨”的原址。 嘉里不夜城一期建… 查看詳情 >
-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開源書生·浦語20B模型,消費級GPU即可運行2023.9.21
9月20日,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等機構發布書生·浦語大模型(InternLM)200億參數版本InternLM-20B,并在阿里云魔搭社區開源首發、免費商用。 書生·浦語(InternLM)大語言模型由…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