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港新片區這所大學新設人工智能專業,今年向臨港輸送10%畢業生
來源:上觀2020.10.9

今天上午,位于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上海海事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迎來了首批“人工智能”專業的35名大一新生。據了解,這一新設專業定位培養掌握人工智能領域基礎理論和方法、同時了解港航物流等行業需求和業務知識的“人工智能+海事”寬口徑復合型人才,為加強臨港新片區產教融合、科教融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科技支持。
“臨港新片區產業發展規劃中,人工智能是一個重要的突破點。高校理應為新片區的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持。”上海海事大學黨委書記宋寶儒表示,學校基于長期以來在航運、物流、海洋等領域積淀的學科專業、行業背景等特色優勢,于兩年前著手大力引進和培養相關師資,成立人工智能教研室,開設人工智能相關專業課程,研究人工智能課題;并于去年申報建設具有港航物流特色的人工智能本科專業,設立人工智能專業碩士點。
上海海事大學人工智能專業建設主要依托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目前采用一年級大類培養、二年級起分專業培養的體系。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姜勝明教授表示,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中,學校信息工程學院具有學科優勢、科研優勢和人才培養優勢;學校也正積極探索具有新片區特色的產教合作。
譬如周日貴教授團隊的“人工智能支持產教深度融合”專題,擬將人工智能方面積累的研究成果和未來在人工智能方面(包括智能信息處理、圖像處理、模式識別和量子信息處理)的創新研究成果,用于加強與臨港新片區內人工智能相關企業的科研合作、聯合研發、共創獨有知識產權的產品,提升新片區內人工智能相關企業的科研創新能力,已獲得臨港新片區專項經費支持。該項目在與企業科研合作過程中,積極搭建平臺,給本、碩、博學生去企業實踐的寶貴機會,培養真正有實踐經驗的學生,進一步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實現學校與企業雙贏。
上海海事大學計算機類2020級新生高嘉茜告訴記者,她對人工智能很感興趣,因而海事大學新設的人工智能專業成為她的第一選擇。高嘉茜覺得,人工智能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工智能未來將進一步加速發展,進而需要更多人才,“我希望我經過幾年的學習后能投身臨港新片區的人工智能產業,為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記者了解到,臨港新片區成立以來,上海海事大學與新片區企業積極合作,加速推進產學融合。今年6月畢業的學生中,留在臨港新片區就業的學生較去年多了一倍,達10%左右。
更多資訊
-
創新融合發展 ,虹口金融、航運文化煥發生機2023.10.20
作為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匯點,虹口臨水而興,依港而盛。這里是上海航運業的發源地、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海派文化底蘊深長。近年來,隨著航運和金融服務功能的提升,虹口航運金融融合發展態勢基本形成。為賦能航運金… 查看詳情 >
-
上海發力“新基建”:重大項目100項,三年后要建成全球網速最快的城市之一2023.10.20
到2026年,上海要率先邁入全球雙萬兆城市行列,成為全球網速最快、覆蓋最全、時延最低的城市之一。近日,上海印發《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簡稱“《行動方案》”… 查看詳情 >
-
上海不夜城老地標太平洋百貨華麗轉身,全新綜合體“合集”開業2023.9.22
9月21日,位于靜安不夜城商務黃金圈的辦公商業項目“合集”開業。“合集”由嘉里建設集團打造,對嘉里不夜城一期的商業裙樓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這里也是昔日不夜城地標“太平洋百貨”的原址。 嘉里不夜城一期建… 查看詳情 >
-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開源書生·浦語20B模型,消費級GPU即可運行2023.9.21
9月20日,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等機構發布書生·浦語大模型(InternLM)200億參數版本InternLM-20B,并在阿里云魔搭社區開源首發、免費商用。 書生·浦語(InternLM)大語言模型由…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