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被譽為“大國重器”的項目,系統解決產業核心技術問題|而立浦東再出發
來源:上觀2020.11.5

上海光源一直有“大國重器”的美譽。
“上海光源支撐諸多領域產生了一批有世界影響力的重大科研成果,帶動了結構生物學等學科領域的快速發展。”在今天的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集中采訪中,上海光源線站工程總工程師黃宇瑩表示,上海光源圍繞科學前沿、國家重大需求與產業核心問題支撐用戶開展創新研究,以工程建設、運行開放、關鍵技術研發和科學研究四位一體可持續發展的總思路,聚焦重大基礎科學突破和關鍵核心技術發展,為廣大用戶提供了一個跨學科、綜合性、多功能的大科學研究平臺。
上海光源是中國大陸第一臺中能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坐落在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由國家、中國科學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投資建設,于2004年12月25日開工建設,2009年4月29日竣工,5月6日正式對用戶開放,總體性能位居國際先進水平。
上海光源每年開機約7000小時,其中實驗供光約為5500小時。運行期間,裝置穩定高效運行、性能不斷提升,加速器開機率、平均無故障運行時間間隔、平均故障修復時間等主要運行指標處于同類裝置的國際先進水平。上海光源用戶需求強勁,實驗機時供不應求,每年用戶申請機時約為可提供機時的3~4倍。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產業結構隨之調整,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加快,我國一些大企業已經開始轉向自主研發和創新。上海光源一方面與企業研發部門對接,與企業共同梳理技術瓶頸,為企業創新提供技術支持。另一方面支持企業建設產業應用專用線站,系統、持續地解決產業核心技術問題。
目前,上海光源在生命科學、凝聚態物理、材料科學、化學、能源與環境科學等多個學科前沿基礎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發領域產生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究成果。
黃宇瑩說,上海光源不僅支撐產出了大批學科前沿研究成果,在國家戰略需求與重大應用方面也發揮了越來越顯著的作用。
目前已有60家企業利用上海光源進行技術開發,涉及行業包括制藥、能源、日化、技術鑒定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效益。多家公司把利用上海光源平臺開展研發,作為公司發展戰略的一部分。世界十大制藥公司中,諾華、羅氏、葛蘭素史克、輝瑞等均利用上海光源獲得的大量結構數據進行了新藥研發,聚集在上海張江地區的生物醫藥公司大多已成為上海光源的用戶,借助上海光源開展新藥研究,已有多個新藥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初步形成了制藥企業科技服務產業集群。
上海光源的建設與運行凝聚了一支全面掌握設計、建造和運行第三代光源核心關鍵技術的團隊,建立了條件完備的關鍵技術研發基地與測試平臺,使我國同步輻射光源加速器和光束線站的技術能力與建造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在過去的十年中,上海光源團隊不僅承擔了多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任務,而且承接了多項國際同類裝置的研制任務,如巴西光源150MeV直線加速器整機設計、建造及調試任務,韓國光源和日本超級B工廠對撞機的定時控制,韓國光源和加拿大光源的波蕩器等。
據悉,預計到2022年,上海光源將有約35條束線和60個實驗站投入運行,屆時,上海光源年接待用戶能力將超過上萬人次。
更多資訊
-
創新融合發展 ,虹口金融、航運文化煥發生機2023.10.20
作為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匯點,虹口臨水而興,依港而盛。這里是上海航運業的發源地、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海派文化底蘊深長。近年來,隨著航運和金融服務功能的提升,虹口航運金融融合發展態勢基本形成。為賦能航運金… 查看詳情 >
-
上海發力“新基建”:重大項目100項,三年后要建成全球網速最快的城市之一2023.10.20
到2026年,上海要率先邁入全球雙萬兆城市行列,成為全球網速最快、覆蓋最全、時延最低的城市之一。近日,上海印發《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簡稱“《行動方案》”… 查看詳情 >
-
上海不夜城老地標太平洋百貨華麗轉身,全新綜合體“合集”開業2023.9.22
9月21日,位于靜安不夜城商務黃金圈的辦公商業項目“合集”開業。“合集”由嘉里建設集團打造,對嘉里不夜城一期的商業裙樓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這里也是昔日不夜城地標“太平洋百貨”的原址。 嘉里不夜城一期建… 查看詳情 >
-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開源書生·浦語20B模型,消費級GPU即可運行2023.9.21
9月20日,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等機構發布書生·浦語大模型(InternLM)200億參數版本InternLM-20B,并在阿里云魔搭社區開源首發、免費商用。 書生·浦語(InternLM)大語言模型由…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