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2.3萬噸干濕垃圾能“消化”嗎?全球最高標準處置項目2022年投運
來源:上觀2020.12.29

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既要實現生活垃圾的應分盡分,也要實現應處盡處。為此,上海正在不斷提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的能力。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12月28日從上海實業集團獲悉,該集團旗下上海上實長三角生態發展有限公司正式入股上海康恒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后者是中國固廢治理領域的第二大企業。據介紹,上實集團以29.988億元的價格,完成了康恒環境30.22%股權的收購,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成立于2008年的康恒環境,是一家綜合性城市固廢處置服務商,其主營業務包括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投資、建設、運營。截至2020年9月,康恒環境累計取得垃圾焚燒發電PPP項目近60個,日處理生活垃圾超8萬噸。
入股康恒環境,進一步提升了上實集團在垃圾焚燒發電領域的行業地位。數據顯示,2010年至今,上實環境的總資產、運營收入分別增長了20倍,利潤增長超過36倍。目前,上實環境在國內擁有8個固廢焚燒發電項目、10個污泥處理項目,環境業務已覆蓋19個省和直轄市。
據透露,上海實業與中國寶武集團攜手打造的寶山羅涇再生能源利用中心項目已于2019年底開工建設,4條生產線將于2022年初全部投產運營,成為全球最高標準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之一。該項目總投資30.4億元,生活垃圾日處理能力達3800噸(3000噸干垃圾、800噸濕垃圾)。
從全市情況來看,上海目前已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根據上海市綠化市容局公布的最新數據,目前,上海干垃圾焚燒和濕垃圾資源化利用總能力已從2018年的15250噸/日上升到26095噸/日。對照今年前11個月上海日均9428噸的濕垃圾分出量和日均14178噸的干垃圾處置量,26095噸/日的干濕垃圾處置能力已基本匹配源頭的產生量。
制圖:陳璽撼
考慮到上海生活垃圾分類“三增一減”(可回收物回收量、有害垃圾分出量、濕垃圾分出量增長,干垃圾處置量減少)的趨勢日益明顯,上海干濕垃圾處置能力的調整優化,以及可回收物資源化利用能力和有害垃圾處置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重點。
上海市綠化市容局局長鄧建平今年參加“2020上海民生訪談”時透露,今年,上海還計劃新增干垃圾焚燒能力2000噸/日,使干垃圾焚燒總能力達2.13萬噸/日;新增濕垃圾集中處置能力1450噸/日、濕垃圾就地處理能力500噸/日,使濕垃圾處理總能力達7000噸/日。
更多資訊
-
創新融合發展 ,虹口金融、航運文化煥發生機2023.10.20
作為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匯點,虹口臨水而興,依港而盛。這里是上海航運業的發源地、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海派文化底蘊深長。近年來,隨著航運和金融服務功能的提升,虹口航運金融融合發展態勢基本形成。為賦能航運金… 查看詳情 >
-
上海發力“新基建”:重大項目100項,三年后要建成全球網速最快的城市之一2023.10.20
到2026年,上海要率先邁入全球雙萬兆城市行列,成為全球網速最快、覆蓋最全、時延最低的城市之一。近日,上海印發《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簡稱“《行動方案》”… 查看詳情 >
-
上海不夜城老地標太平洋百貨華麗轉身,全新綜合體“合集”開業2023.9.22
9月21日,位于靜安不夜城商務黃金圈的辦公商業項目“合集”開業。“合集”由嘉里建設集團打造,對嘉里不夜城一期的商業裙樓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這里也是昔日不夜城地標“太平洋百貨”的原址。 嘉里不夜城一期建… 查看詳情 >
-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開源書生·浦語20B模型,消費級GPU即可運行2023.9.21
9月20日,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等機構發布書生·浦語大模型(InternLM)200億參數版本InternLM-20B,并在阿里云魔搭社區開源首發、免費商用。 書生·浦語(InternLM)大語言模型由…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