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規模最大單體地下空間加速建設,上海企業又破建設紀錄
來源:上觀2021.8.25
國內規模最大、最復雜的單體地下空間項目建設正在全速前進。歷經55小時的連續澆筑,有南京第一高樓之稱的“南京綠地金茂金融中心”完成超大體積大底板澆筑,單次澆筑量達到3.38萬立方米。這是南京最大的單體底板項目,由上海企業上海建工五建集團完成。
南京第一高樓的效果圖
超高層建筑的地基澆筑,向來是大體量工程,要耗費不少人力和物力。為了確保工程質量,混凝土的澆筑必須持續不斷,從而控制溫度、速度,其實這也是一項精細活。和以往不同,南京第一高樓的澆筑全程采用智能化手段“保駕護航”。
“這是因為單次澆筑體量大,且施工環境十分復雜。”五建集團第八工程公司黨總支副書記、總經理鄔荒耘表示,南京綠地金茂金融中心是一處超高層建筑,高達499.8米。地下部分包括4層,建成后將用于商業、設備用房、停車庫等。這座大樓地處江北新區,鄰近江邊,地質極其復雜,地基施工必須一次性澆灌成功,前提是搭好“骨架”。
大樓采用的鋼筋“骨架”一共5.6萬根,每根重達140公斤,如果施工出現偏差,就必須返工,導致工程量浩大。精準定位,離不開技術手段的支持。“我們開發了智慧工地管理平臺等智能化建造及控制工業互聯網平臺,形成了基于BIM(建筑信息化模型)技術的信息化解決成套方案。”五建集團第八工程公司黨總支副書記、總經理鄔荒耘表示。
采用BIM技術,就是在電腦里把鋼筋和預埋件可能出現碰撞問題進行分析,協助現場鋼筋和預埋件安裝,成功避免了現場大面積返工作業的出現。整個澆筑期間累計運輸約3400趟次,施工團隊提前用BIM動畫建模,動態模擬施工現場、交通組織、混凝土澆筑等工藝和施工方案全過程。
全過程的溫度展示,在業內十分少見。施工現場有一塊智能化大屏幕,施工團隊可以實時監測大體積混凝土澆搗數據,混凝土溫度、產量和消耗等數據不斷更新。所有測溫點都預先安裝測溫傳感器,將實時溫度上傳至信息平臺,實時展示并提示溫度超差預警。
230輛混凝土攪拌車上也都裝上了GPS衛星定位系統,一旦發現交通堵塞、車輛拋錨等異常情況,馬上采取應急措施,確保混凝土供應源源不斷。
隨著超大單體底板澆筑完畢,這座南京第一高樓很快將“破土而出、向上生長”,預計建成后,再次刷新城市天際線。
更多資訊
-
創新融合發展 ,虹口金融、航運文化煥發生機2023.10.20
作為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匯點,虹口臨水而興,依港而盛。這里是上海航運業的發源地、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海派文化底蘊深長。近年來,隨著航運和金融服務功能的提升,虹口航運金融融合發展態勢基本形成。為賦能航運金… 查看詳情 >
-
上海發力“新基建”:重大項目100項,三年后要建成全球網速最快的城市之一2023.10.20
到2026年,上海要率先邁入全球雙萬兆城市行列,成為全球網速最快、覆蓋最全、時延最低的城市之一。近日,上海印發《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簡稱“《行動方案》”… 查看詳情 >
-
上海不夜城老地標太平洋百貨華麗轉身,全新綜合體“合集”開業2023.9.22
9月21日,位于靜安不夜城商務黃金圈的辦公商業項目“合集”開業。“合集”由嘉里建設集團打造,對嘉里不夜城一期的商業裙樓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這里也是昔日不夜城地標“太平洋百貨”的原址。 嘉里不夜城一期建… 查看詳情 >
-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開源書生·浦語20B模型,消費級GPU即可運行2023.9.21
9月20日,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等機構發布書生·浦語大模型(InternLM)200億參數版本InternLM-20B,并在阿里云魔搭社區開源首發、免費商用。 書生·浦語(InternLM)大語言模型由…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