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大增22.8%!今年上半年上海生物醫藥產業規模突破3500億元
來源:上觀2021.9.27
生物醫藥作為上海著力發展三大先導產業之一,目前的產業規模如何?未來又會在哪些方面重點發力?針對這些外界關心的話題,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吳金城在今天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進行了回應。
吳金城表示,當前上海正立足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基礎,抓好優勢領域突破、創新策源引領、重點區域發展、產業生態構建和龍頭企業打造,加快建立“研發+臨床+制造+應用”的全產業鏈政策支持體系,持續完善“1+5+X”生物醫藥產業空間布局,多措并舉推動“張江研發+上海制造”,產業規模取得新突破。
2020年,上海生物醫藥產業規模超過6000億元,創歷史新高;其中制造業產值達1400億元,可比增長2.9%。今年生物醫藥增長勢頭不減,上半年產業規模已超過3500億元、增長22.8%;新增3家本土科創板上市企業,累計達到15家。
吳金城說,“十四五”期間,上海將把握全球生物經濟蓬勃繁榮的大方向、大趨勢,培育壯大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在三個方面持續發力。
一是加快核心技術攻關。在創新藥物、高端醫療器械、高端制劑、先進工藝、公共衛生急需醫療物資等領域加強攻關和產業化突破,支持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開展高質量的協同創新。如生物制藥領域,為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加強協同合作,推動成立“生物制藥產業創新聯盟” ,推動產業鏈強鏈固鏈補鏈。
二是加強前沿領域布局。保持并發揮本市在抗體藥物、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等領域的領先優勢,開展前瞻布局,圍繞腦科學、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等前沿和基礎領域,持續推進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領域的創新布局,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
三是加速創新成果轉化。以“張江研發+上海制造”為引領,依托“1+5+X”產業空間載體,加強跨區聯動、統籌布局,鼓勵各園區創新協作模式,聯動協同發展,切實提高上海生物醫藥項目承載能力。同時,引導和支持本地、全國乃至全球的生物醫藥創新成果在上海轉化和產業化,做到“好項目不缺土地、好產業不缺空間”。
目標是,力爭到2025年,全市生物醫藥產業規模達1.2萬億元,其中制造業產值達到2800億元;實現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創新成果產業化取得顯著成效。也希望大家持續關注和支持上海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為實現上述目標,上海將在政策方面持續發力。吳金城表示,上海在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方面有國內其他地區和城市無法比擬的綜合優勢,包括城市品牌、政策支持、產醫融合、服務生態和金融供給等多個方面。
特別是在政策支持方面,今年4月份印發了《上海市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覆蓋“研發+臨床+制造+應用”全產業鏈政策體系,明確了生物醫藥產業在未來三年內“發展什么”“如何發展”以及“如何支持”等。同時,上海也正在推動研發用物品及特殊物品通關便利化;建立生物醫藥試點企業和物品“白名單”;簡化清單內企業相關物品前置審批手續,便利企業通關等,進一步為生物醫藥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除市級政策外,不少區和特色園區也出臺了相應的配套支持政策。比如,臨港新片區對重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按投資額最高支持1億元;對從事生物醫藥核心環節相關技術業務的企業,5年內按15%征收企業所得稅;浦東新區對新引進的重點優質產業項目,最高給予5000萬元支持;奉賢、金山、寶山、閔行等多個區都對研發創新和產業化項目給予專項支持。
更多資訊
-
創新融合發展 ,虹口金融、航運文化煥發生機2023.10.20
作為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匯點,虹口臨水而興,依港而盛。這里是上海航運業的發源地、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海派文化底蘊深長。近年來,隨著航運和金融服務功能的提升,虹口航運金融融合發展態勢基本形成。為賦能航運金… 查看詳情 >
-
上海發力“新基建”:重大項目100項,三年后要建成全球網速最快的城市之一2023.10.20
到2026年,上海要率先邁入全球雙萬兆城市行列,成為全球網速最快、覆蓋最全、時延最低的城市之一。近日,上海印發《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簡稱“《行動方案》”… 查看詳情 >
-
上海不夜城老地標太平洋百貨華麗轉身,全新綜合體“合集”開業2023.9.22
9月21日,位于靜安不夜城商務黃金圈的辦公商業項目“合集”開業。“合集”由嘉里建設集團打造,對嘉里不夜城一期的商業裙樓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這里也是昔日不夜城地標“太平洋百貨”的原址。 嘉里不夜城一期建… 查看詳情 >
-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開源書生·浦語20B模型,消費級GPU即可運行2023.9.21
9月20日,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等機構發布書生·浦語大模型(InternLM)200億參數版本InternLM-20B,并在阿里云魔搭社區開源首發、免費商用。 書生·浦語(InternLM)大語言模型由…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