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上海產業園空置率和租賃真相:腫瘤藥企6月第一時間開啟新實驗室裝修
來源:上觀新聞2022.7.18
疫情逆勢中,上海產業園區租賃面積是增是減?疫后整體空置率是否有所攀升?“產業新空間,城市新活力”——對話上海市第三批特色產業園區活動,日前由上海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聯合仲量聯行共同舉辦,來自市經信委、第三批特色產業園區負責人以及仲量聯行的業內專家們共同道出產業園區經此一“疫”后真相。
INNOGREEN創新綠洲、國際氫能谷、漕河涇元創未來、上海金谷智能終端制造基地作為第三批特色產業園區負責人,在會上就“建立高品質空間載體,助力產業邁上新臺階”主題開展圓桌討論。
仲量聯行上海商業地產部產業園區總監俞則人透露,仲量聯行最新發布的上海市產業園區市場分析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各產業園的凈吸納量即新增租賃面積仍達14.2萬平方米,其中二季度,即便遭遇疫情巨大沖擊,產業園凈吸納量仍錄得6萬平方米。另外,疫后上海產業園區整體空置率僅小幅上升到了10.8%。
這些韌性背后的原因,在于企業對上海集成電路、高端制造、生物醫藥等重點發展的特色產業保持了旺盛活躍的需求。俞則人介紹,按照各核心產業園區2020年和2021年的需求行業分布,企業對于科技新媒體產業的需求最大,租賃面積超過50%,集中為元宇宙、電商平臺、芯片、智能終端等產業布局;需求第二大為生物醫藥,租賃需求在行業占比從2020年的13%攀升至2021年的26%;需求第三大產業為高端制造業,且后勁十足。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選址時,均把園區是否形成產業上下游生態圈即產業匹配度置于首位,同時重點關注地方的支持政策。而交通配套、租金及交房標準等反而在其次。這一特征,與企業租賃市區甲級寫字樓時的關注重點形成顯著區別。另外,研究者還發現,上海有40%的理工類及醫學類院校,直接位于或臨近產業園區,院校的研發能力和資源直接服務于園區,形成了上海產業新空間的獨特優勢。
德琪醫藥專注于腫瘤創新藥,2017年由“海歸”設立,2020年在港上市。公司在滬成立發展的5年,頗能凸顯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區清晰的產業定位,以及政府、高校、園區、人才齊發力下的產業生態圈優勢。德琪醫藥相關負責人沈貝介紹,上海是公司研發、臨床、運營、銷售一體化綜合布局點,其中研發在張江,臨床在長寧。“我們原有1000平方米研發實驗室,但隨著研發管線增至15條,實驗室面積不夠用了,經改造后仍很快出現飽和。從去年開始,公司著手實驗室擴張。”據悉,由于德琪醫藥的科學家多居住于張江,故公司重點在張江、金橋、外高橋附近尋找實驗室。企業在紹興設有小分子工廠,在杭州也有2000平方米大分子實驗室,公司高層一度考慮,若在上海遲遲找不到合適實驗室場地,只能選擇轉移至浙江。“然而,從長遠考慮,上海的人才儲備和集聚,我們與上下游的合作與交集等因素,上海仍有不可替代優勢。因此我們最終還是決定留在上海。也真巧,仲量聯行幫我們在張江科學城板塊找到一塊3900平方米可擴展面積,公司今年春節前簽合同,今年6月1日后與物業交接,第一時間開啟裝修,計劃年底入駐。可以說,德琪醫藥的發展勢頭沒有減慢,上海仍是企業總部的第一選擇。”沈貝說。
企業對于上海產業的信心,還在于布局“新賽道”的后勁。市經信委產業園區處副處長丁興沂介紹,上海在2020年、2021年、2022年連續三年推出共53個特色產業園區,前兩批40個特色產業園區勢頭良好,2021年實現工業總產值7954億元,營業收入達18426億元。“尤其是單位土地營業收入實現每平方公里249億元,每平方公里產值高達141億元,這兩項指標較全市面上的產業園區分別高出了24%和72%。”而今年“上新”的13家特色產業園區,其中有10個園區與數字經濟、綠色低碳、智能終端、元宇宙“新賽道”強關聯。如數字經濟賽道,有數智南大、虹橋之源和G60松江信創產業園;綠色低碳領域有國際氫能谷、寶武(上海)碳中和產業園;元宇宙賽道有漕河涇元創未來和張江數鏈;智能終端領域有金谷智能終端制造基地、虹橋數字物流裝備港和動力之源。“到2025年,上海數字經濟要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15%,綠色低碳、元宇宙和智能終端3年后的總規模力爭超過1.5萬億元。特色產業園區無疑將成為保障上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前沿陣地與重要承載。”
據透露,這些特色產業園區的政策創新通道已打通,絕大多數園區都可享受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專項發展資金政策,重點產業項目給予土地空間資源保障,容積率和開發強度可合理確定。
據悉,今年6月16日啟動的2022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成為此輪疫情后全市首場大型活動。大會上,埃森哲、仲量聯行、橡樹資本等10家國際知名機構企業納入2022全球招商合作伙伴。此場活動,是上海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等與2022上海全球招商合作伙伴合作的10場主題活動中的首場。
更多資訊
-
多個外賓團組齊聚楊浦,贊嘆楊浦城市發展的獨特魅力2023.10.23
連日來,楊浦區迎來了國際民間人士代表團、泰國文官委員會代表團、德中友好協會代表團以及參加“國際展望”圓桌會議的國際智庫代表團等多個外賓團組的密集訪問。這些外賓走訪濱江、展館和企業,深入了解了楊浦城市發… 查看詳情 >
-
上大美院吳淞校區、江楊南路超級TOD進展如何?這座未來之城正加快規劃建設2023.10.23
加快南北轉型,是振興上海老工業基地、構建城市發展新格局的戰略之舉。作為南北轉型的重點區域,約26平方公里的吳淞創新城正邁入規劃建設“快車道”。 10月20日,吳淞創新城上實集團首批(重大)項目暨上大美… 查看詳情 >
-
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如何發展?觀察多地后,專家道出這一角色的重要性2023.10.23
“觀察集體經濟發展得好的鄉村,會發現村級領導班子太重要了,我稱這些人為‘行政企業家’,既擔任行政角色,也有市場敏感度。”在10月20日舉辦的第五期“鄉村振興·書記論劍”暨“上農論壇”活動上,圍繞推動新… 查看詳情 >
-
上海今年第十批次新房集中供應,32個樓盤備案均價62567元/平方米2023.10.23
記者10月22日從上海市房管局獲悉,上海今年第十次以集中批量供應的方式推出房源,涉及32個樓盤項目。 這批樓盤總建筑面積約103.3萬平方米,共計9240套,備案均價為62567元/平方米,分布在浦東…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