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去年取得了哪些進展?一起來看這份報告怎么說
來源:浦東發布2023.1.13

根據報告,上海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全球影響力持續攀升,已躋身全球主要創新型城市行列;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新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上海-蘇州集群位列世界科技創新集群第6位;在《自然》發布的《2022自然指數-科研城市》中,上海從2020年的全球第5位升至全球第3位;在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22》中,上海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繼續位列全國第一。
增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集中度顯示度
與此同時,科技領軍企業引領能力加快形成,圍繞重點產業關鍵環節,引導和支持科技領軍企業設立大企業開放創新中心,聯合產業上下游、高校和科研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開展產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科技資源共享服務。
截至2022年底,浦東新區已設立大企業開放創新中心47家,服務企業2000余家;修訂完善科技發展基金科創策源專項操作細則,資助8家大企業開放創新中心建設,資助金額4509萬元。
另外,張江科學城持續深化空間規劃調整,國際一流科學城建設取得新的突破。新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在張江加快推進,持續深化空間規劃調整,編制完成張江科學城擴區提質行動方案,聚焦科學、產業和城市功能提升,加快推進張江科學城從“園”向“城”的轉變,國際一流科學城建設取得新的突破,進一步增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集中度顯示度。
報告透露,上海軟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預計2023年投入運行,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加快推進設備進場安裝及光速線站貫通;上海光源、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上海超級計算中心等一批已建成大科學設施服務效能不斷提升;新一批“十四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規劃正式項目和儲備項目穩步推進。
聚焦束縛各類創新主體的“隱性繩子”,上海正加快放權松綁,為創新主體提供與干事創業相匹配的體制機制,著力釋放創新活力。如《上海市浦東新區優化揭榜掛帥機制促進新型研發機構發展若干規定》的發布,通過“賽馬制”選賢任能,鼓勵參與創新項目揭榜掛帥活動的企業、單位在浦東新區開展有關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實現集聚發展等。
在制度政策、聯合攻關、實踐載體、資源共享、環境營造等方面,上海正全面推進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開展制度創新試驗,打造科技創新硬實力,共營創新創業生態。
更多資訊
-
瞄準未來,寶山“北轉型”跨前謀布合成生物產業集聚區2023.10.23
合成生物學,新一輪城市競爭中,被視為“必爭之地”。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積極布局合成生物學領域關鍵技術,2023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2023生物醫… 查看詳情 >
-
一圖讀懂!楊浦區公共體育設施建設→2023.10.23
日前,根據市委、市政府民心工程和為民辦實事項目要求,為進一步回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關切,《楊浦區全民健身公共資源拓展工程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編制完成,進一步細化“十四五”后半段楊浦區… 查看詳情 >
-
首屆嘉定區院地合作未來產業顛覆性技術大賽開幕2023.10.23
10月21日,第一屆嘉定區院地合作未來產業顛覆性技術大賽暨第五屆盛創39創新創業大賽在徐行鎮開幕。本次大賽集聚39個具有未來產業前景、顛覆性技術特征的科創項目,11家在區國家級科研院所、20余家投資機… 查看詳情 >
-
同濟大學客座教授蘇雅默:上海整個城市是一所沒有圍墻的創新大學2023.10.23
9月底,在上海舉行的世界設計之都大會上,一幅以“Nice2035未來生活原型街”命名的巨幅畫作引發人們紛紛駐足。 這是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高端外國專家蘇雅默的作品,也是他所做的城市更新項目的一部分。 …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