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工智能診斷癌癥,這家“復旦系企業”為何能獲政府100萬元支持?
來源:上觀新聞2023.2.2
一家依托復旦大學來研發癌癥診斷設備的科技企業,成功讓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走向市場,惠及廣大患者,背后離不開一項科研成果轉化模式的支撐。
明格(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正是這樣一家企業。依托復旦大學,該公司研發的“便攜式完全可編程超聲研究平臺”融合了傳統超聲技術、圖像識別技術、AI智能學習技術,已完成近20項知識產權儲備。
近日,明格(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獲得楊浦區政府一筆100萬元引導資金支持,這將有助于企業未來持續融資和市場開拓,并有望推動我國基本智能化診斷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一直以來,楊浦區因云集了包括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等一大批重點高校院所,成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策源地。然而,高校的科技成果轉化長期以來面臨著風險高、評估難、周期長、缺乏資金支持等一系列“痛點”問題。為了讓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走向市場,楊浦創新探索政府財政資金支持早期科研成果轉化,加速科技、金融、產業的良性循環。
明格獲得的100萬元引導資金,是楊浦區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星火燎原”計劃中首筆成功落地的引導資金。“‘星火燎原’計劃不僅在資金上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更是增強了企業的背書效應。”明格(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鄧寅暉說,目前該項目已于上海技術交易所完成資金首筆對外投資鑒證,同時吸納社會資本投資100萬元。
2022年9月,“星火燎原”計劃由楊浦區金融辦牽頭啟動,并設立“楊浦區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引導資金”。楊浦區財政統籌首期1000萬元專項引導資金,由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指導,上海全國高校技術市場有限公司作為受托實施機構負責計劃運行和資金管理,制定投決制度。
“星火燎原”計劃把以往簡單的政府項目扶持方式,調整為“市場投資+政府資助”相結合,明確“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導向。
以“撥”引“投”,是其創新的運作方式。該計劃面向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以政府資金為引導,以成果轉化機構為紐帶,吸引了與科研成果領域相匹配的社會機構投資參與,充分調動多方力量,推動高校科研成果進一步研發轉化為可實現產業化發展、具有市場價值的專利及產品。
此外,《楊浦區科技成果轉化引導資金管理辦法》明確“項目支持過程應在上海技術交易所有限公司完成交易并取得交易憑證;上海技術交易所應對項目資金的撥付進行全程監管”。依托國家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產權交易機構“上海技術交易所”推動技術要素與資本要素的融合發展,全面嫁接上海技術交易所在權利登記、成果評價、交易鑒證、投資資金結算等方面功能,“星火燎原”計劃在社會資本投資管理疊加交易場所交易鑒證的雙重保障下,確保資金撥付安全、運作合規。
被資助企業是怎么選出來的?上海全國高校技術市場有限公司整合多年積淀的高校渠道和成果資源,梳理形成成果征集、篩選、評價、立項、盡調、投決等一系列管理流程。通過開展政策宣導、路演推廣等活動,首批征集到10余項待投項目標的。去年12月,在完成評價、盡調等環節后,啟動首次投資決策聯席會議。經過優中選優,明格成了首家被資助企業。
“雖然引導資金單筆資助額不大,但對處于初創期、成長期的創新型企業意義重大。”鄧寅暉說,“作為早期科研成果,便攜式完全可編程超聲研究平臺注定在‘產學研’到‘用’的臨床通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筆資金將用于急需的芯片采購和后續的產品研發、推廣。”
未來,楊浦區科技成果轉化引導資金將進一步強化運營和資源配置。在政策效應方面,進一步整合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楊浦科技大市場、科創中國上海楊浦試點等平臺;在資金運營方面,不斷優化流程制度,依托上海技術交易所做好各環節合規管控,強化引導資金撥后管理服務和發展狀況評價;在企業服務方面,圍繞扶持企業未來發展需要,協調政策和產業資源,在投資項目的后續融資、產業要素匹配等方面持續跟蹤服務。
更多資訊
-
瞄準未來,寶山“北轉型”跨前謀布合成生物產業集聚區2023.10.23
合成生物學,新一輪城市競爭中,被視為“必爭之地”。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積極布局合成生物學領域關鍵技術,2023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2023生物醫… 查看詳情 >
-
一圖讀懂!楊浦區公共體育設施建設→2023.10.23
日前,根據市委、市政府民心工程和為民辦實事項目要求,為進一步回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關切,《楊浦區全民健身公共資源拓展工程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編制完成,進一步細化“十四五”后半段楊浦區… 查看詳情 >
-
首屆嘉定區院地合作未來產業顛覆性技術大賽開幕2023.10.23
10月21日,第一屆嘉定區院地合作未來產業顛覆性技術大賽暨第五屆盛創39創新創業大賽在徐行鎮開幕。本次大賽集聚39個具有未來產業前景、顛覆性技術特征的科創項目,11家在區國家級科研院所、20余家投資機… 查看詳情 >
-
同濟大學客座教授蘇雅默:上海整個城市是一所沒有圍墻的創新大學2023.10.23
9月底,在上海舉行的世界設計之都大會上,一幅以“Nice2035未來生活原型街”命名的巨幅畫作引發人們紛紛駐足。 這是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高端外國專家蘇雅默的作品,也是他所做的城市更新項目的一部分。 …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