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上海自貿區形成便捷高效的文物藝術品進出境通道
來源:浦東發布2023.6.13
2020年11月10日,國家文物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簽署《關于共同推進社會文物管理綜合改革試點合作協議》,全國唯一的社會文物領域系統性改革在上海啟動。隨后,通過構建文物藝術品交易國際化參與“主陣地”、規模化產業“集聚地”、市場化經營“首選地”、改革性集成“新高地”,聚焦文物藝術品保稅展示交易、進博會“5件免稅”政策、“上海國際文物藝術品交易中心”建設、浦東引領區創制性立法、文物臨時進境“6月×N”制度等多項制度設計,暢通了海外文物回歸通道,為社會文物保護利用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022年3月,佳士得“上海——倫敦聯合拍賣”中,基斯·凡·東根1908年創作的《戴項鏈的女子》以2316萬元成交。2022年8月,《上海市浦東新區文物藝術品交易若干規定》經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并于10月1日起施行。佳士得上海藝術空間和上海蘇富比空間新址先后落戶黃浦江邊和蘇州河畔,圍繞“政策集中、主體集中、交易集中、效益集中”總體策略,上海已經成為國際文物藝術品交易重要一站。
依托文物藝術品浦東立法的制度創新、社會文物改革試點的實踐創新和進博會“5件免稅”政策的疊加和聯動效應,上海自貿區形成便捷高效文物藝術品進出境通道。其中外高橋保稅區內的上海國際文物藝術品保稅服務中心發揮了重要作用。
服務中心擁有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藝術品保稅倉庫,庫內專業藝術品存儲水平和存儲量級均居全國前列。同時,保稅服務中心庫區內設立了國家文物進出境審核上海管理處上海自貿區受理點和海關遠程查驗場站,便利了審核查驗工作的開展,大幅提升了文物藝術品進出境的效率。數據顯示,2022年上海自貿文投累計操作文物藝術品進出境6320件(套),進出境總貨值約110億元人民幣。
更多資訊
-
瞄準未來,寶山“北轉型”跨前謀布合成生物產業集聚區2023.10.23
合成生物學,新一輪城市競爭中,被視為“必爭之地”。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積極布局合成生物學領域關鍵技術,2023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2023生物醫… 查看詳情 >
-
一圖讀懂!楊浦區公共體育設施建設→2023.10.23
日前,根據市委、市政府民心工程和為民辦實事項目要求,為進一步回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關切,《楊浦區全民健身公共資源拓展工程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編制完成,進一步細化“十四五”后半段楊浦區… 查看詳情 >
-
首屆嘉定區院地合作未來產業顛覆性技術大賽開幕2023.10.23
10月21日,第一屆嘉定區院地合作未來產業顛覆性技術大賽暨第五屆盛創39創新創業大賽在徐行鎮開幕。本次大賽集聚39個具有未來產業前景、顛覆性技術特征的科創項目,11家在區國家級科研院所、20余家投資機… 查看詳情 >
-
同濟大學客座教授蘇雅默:上海整個城市是一所沒有圍墻的創新大學2023.10.23
9月底,在上海舉行的世界設計之都大會上,一幅以“Nice2035未來生活原型街”命名的巨幅畫作引發人們紛紛駐足。 這是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高端外國專家蘇雅默的作品,也是他所做的城市更新項目的一部分。 …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