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企業再現新科技,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來源:上海普陀2023.6.13
傳統電池不發電,只蓄電,需要時釋放電能。而氫燃料電池的問世,打破了這一傳統電池模式。它像是一個會“自主發電”的迷你“發電機”,不僅可以通過電化學反應產生電能,而且全程無污染、無噪聲。


“發電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一頭接入氫氣,通過膜電極產生電化學反應,實現“放電”。此前,“放電”的三大核心材料(催化劑、質子交換膜、碳紙)生產技術都被國外壟斷,國內使用要靠進口。“我們的研發團隊,在技術領頭人田丙倫的帶領下,經過十幾年的自主研發,終于攻克了這一技術難題,實現了氫燃料電池的三大核心材料國產化。同時,也申請了多項專利。”高東青介紹說。
不僅如此,這個“發電機”體積小、功率大,可以隨身攜帶、隨車移動。“一片電池的厚度大約2至3毫米,10片、20片、50片疊加使用,就可以形成功率大小不同的電池堆,滿足不同場景的能源需求。”高東青舉例說道,一個電瓶車配備一臺350瓦的氫燃料電池,僅重500克,續航里程可達100公里。


據介紹,氫能清潔環保、能效高、來源廣、可儲存等優勢,被人們稱為“已知能源領域中的終極能源”,是未來替代化石能源的最佳選擇,并且能夠有效解決可再生能源的消納問題,以解決能源危機、全球變暖以及環境污染等。而氫能發電是繼火電、水電、核電之后的第四代發電方式。“這一新賽道的發展前景不容小覷。”高東青介紹說,協氫新能源聚焦小型氫燃料市場,目前已與雅迪、臺鈴、愛瑪三大品牌車企開展合作,在共享電瓶車領域使用氫燃料電池。此外,與國內工業無人機的頭部企業科比特也已展開合作,預計將于今年7月正式推出樣機,用于公安、電力巡檢等領域。
2022年6月,協氫新能源選擇落戶地點時,經過與普陀區科委、投促辦等各個部門的咨詢、了解,最終于當年8月成功落戶普陀區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我們不但看中了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這塊‘金字招牌’,具備研發力量強,創新氛圍濃等特點。打動我們的還有普陀區科委為企業服務的意識與執行力。從辦公場地的選擇、企業推廣、項目路演、政策扶持等都提供了‘保姆式’服務。區域內軟硬件配置也十分利于我們圍繞新能源產業創業。”高東青介紹說,企業目前已完成preA輪融資3000萬元,用于推動小型燃料電池研發和首個生產基地建設。目前正開展preA+輪融資,擴大研發、建立生產基地、融入核心材料和部件的產業鏈,打造競爭優勢。

更多資訊
-
瞄準未來,寶山“北轉型”跨前謀布合成生物產業集聚區2023.10.23
合成生物學,新一輪城市競爭中,被視為“必爭之地”。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積極布局合成生物學領域關鍵技術,2023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2023生物醫… 查看詳情 >
-
一圖讀懂!楊浦區公共體育設施建設→2023.10.23
日前,根據市委、市政府民心工程和為民辦實事項目要求,為進一步回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關切,《楊浦區全民健身公共資源拓展工程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編制完成,進一步細化“十四五”后半段楊浦區… 查看詳情 >
-
首屆嘉定區院地合作未來產業顛覆性技術大賽開幕2023.10.23
10月21日,第一屆嘉定區院地合作未來產業顛覆性技術大賽暨第五屆盛創39創新創業大賽在徐行鎮開幕。本次大賽集聚39個具有未來產業前景、顛覆性技術特征的科創項目,11家在區國家級科研院所、20余家投資機… 查看詳情 >
-
同濟大學客座教授蘇雅默:上海整個城市是一所沒有圍墻的創新大學2023.10.23
9月底,在上海舉行的世界設計之都大會上,一幅以“Nice2035未來生活原型街”命名的巨幅畫作引發人們紛紛駐足。 這是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高端外國專家蘇雅默的作品,也是他所做的城市更新項目的一部分。 …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