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擁房族:有沒有錢都要“搶”房 下手準余生不愁
來源:中國新聞網2017.11.16
美國《世界日報》文章稱,和美國硅谷人聊天,總會扯到“房市”。幾乎每個硅谷人都有一肚子起伏跌宕、五味雜陳的租屋、買房故事。隨著高科技巨擘的進駐,搶房戰越演越烈,來自全球各地的人才帶著勇氣和“銀彈”沖鋒陷陣,先馳得點;后到者,財力雄厚的或仍可攻城掠地,但更多的是望著薪水永遠追不上的房價,在槍林彈雨中奮力找尋容身之處。
2003年帶著一家四口從新澤西州轉進硅谷的孫麥可,因為換工作而賣掉一百多平米的獨立屋,帶著賣房所得的30多萬元(美元,下同)到硅谷,“比我東岸房子小且老舊的房子,當時要賣到六七十萬”,想等房市冷卻再進場的孫麥可租房等時機,下海幾次鎩羽而歸后,只能買得起連棟屋。
孫麥可2012年看上一棟110萬的房子,兩夫婦一咬牙出價130萬元,“送出offer后太太一整晚沒睡,不是擔心買不到,而是擔心買到了負擔太高供不起,第二天一定要我撤回offer。”兩天后聯絡賣方經紀,“140萬已成交,白擔心好幾天。”
幾番追趕后,五年前加入蘋果計算機的孫麥可,2014年在庫帕提諾(Cupertino)非頂尖學區以不到百萬的價錢,“搶”到一戶連棟屋;133平米的空間對一家四口相對局促,但至少結束了11年的租房生涯。
53歲的田又青1990年代赴美留學取得博士學位,和太太兩人原本都是臺灣的大學教授,為了兩子女的教育,2013年一家四口移居硅谷至今。
**賺了些錢,又有父親的資助,田又青因在硅谷的弟弟介紹,2010年趁著赴美開會借道硅谷,一口氣在巴洛阿圖買了兩間建于二戰后的Eichler式獨立平房,四房二衛,“當時一戶約127萬,現在已漲到225萬。”田又青慶幸自己下手明快,才能和太太中年引退,如今一戶自住,子女就讀明星高中,另一戶外租,每個月就有6500元的收入。
過去三年,田又青這個新移民看盡本地人對硅谷的愛恨交織和難分難舍,發現搬離硅谷的主要是老人,“房子賣了,賺得的一半在便宜地方買個窩,一半用來環游世界。”
至于硅谷新移民高薪族,多半被工作牽絆,買不起只好搬至更遠的地方,成為硅谷交通惡化的主要原因。
更多資訊
-
多個外賓團組齊聚楊浦,贊嘆楊浦城市發展的獨特魅力2023.10.23
連日來,楊浦區迎來了國際民間人士代表團、泰國文官委員會代表團、德中友好協會代表團以及參加“國際展望”圓桌會議的國際智庫代表團等多個外賓團組的密集訪問。這些外賓走訪濱江、展館和企業,深入了解了楊浦城市發… 查看詳情 >
-
上大美院吳淞校區、江楊南路超級TOD進展如何?這座未來之城正加快規劃建設2023.10.23
加快南北轉型,是振興上海老工業基地、構建城市發展新格局的戰略之舉。作為南北轉型的重點區域,約26平方公里的吳淞創新城正邁入規劃建設“快車道”。 10月20日,吳淞創新城上實集團首批(重大)項目暨上大美… 查看詳情 >
-
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如何發展?觀察多地后,專家道出這一角色的重要性2023.10.23
“觀察集體經濟發展得好的鄉村,會發現村級領導班子太重要了,我稱這些人為‘行政企業家’,既擔任行政角色,也有市場敏感度。”在10月20日舉辦的第五期“鄉村振興·書記論劍”暨“上農論壇”活動上,圍繞推動新… 查看詳情 >
-
上海今年第十批次新房集中供應,32個樓盤備案均價62567元/平方米2023.10.23
記者10月22日從上海市房管局獲悉,上海今年第十次以集中批量供應的方式推出房源,涉及32個樓盤項目。 這批樓盤總建筑面積約103.3萬平方米,共計9240套,備案均價為62567元/平方米,分布在浦東…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