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問責機制遏止城市規劃“翻大餅”
來源:三湘都市報2017.11.21
18日至20日在東莞舉行的2017中國城市規劃年會上,與會專家指出,城市發展不平衡與規劃密切相關,應當抓規劃“短板”,推進建立規劃實施問責機制,讓城市擁有“精度”“深度”“溫度”,使城市成為市民的美好生活家園。
規劃“短板”多
城市發展嘗“失衡”苦果
在年會上,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同濟大學副校長吳志強說,城市和自然大量失衡,城市內部大量失衡,城市傳承和創新失續,產生了環境污染問題,導致基礎設施跟不上城市發展,并在土地供給、勞動供給、物資形態等方面出現不可持續的問題。
城市規劃在城市發展中起著重要引領作用。但與會專家普遍認為,目前城市總體規劃制度的突出“短板”很多,如:缺乏城市全域的空間規劃內容,剛性約束、規范指導的層級傳遞不足,規劃實施缺乏監督的路徑和手段等。
“經濟優先思路導致規劃權威性遭受挑戰并一再向資本和市場讓步,部分建筑師行為失范導致城市形態整體失控。”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建國說。
王建國說,城市設計在現行法定城市規劃編制和管理體系內長時間缺位,不同地區的城市設計實施“同一性”和“無差別化”指標設定管理。“一把尺子”做城市設計便容易導致“千城一面”。
補齊“短板”
推動規劃實施問責機制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長孫安軍說,面對新的社會矛盾,發展理念、規劃理念需進行重大轉變,不再單純追求速度和指標,而是追求更加平衡、更加整體化。
“傳統‘片面式’‘工程式’的城鎮化治理理念,難以有效破解長期累積的城鎮化矛盾。”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尹稚認為。“九龍治水”的分割式跨部門空間規劃體系和治理機制,難以有效發揮對國土資源的引領和調配作用。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正在開展城市總體規劃編制試點,推進城市規劃改革。住建部城鄉規劃司副司長張兵說,未來的城市規劃應針對城市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落實“多規合一”。在城市發展質量效益和創新能力、經濟發展內在結構的合理性、城市生態環境質量等方面,做更加具體、細致的構思。
規劃藍圖要“一竿子插到底”,要遏止地方政府城市規劃“翻大餅”,監督機制不可缺位。張兵說,要通過每年度的評估,推動規劃實施問責機制,逐步形成城市總體規劃一經批準要有嚴肅性,一茬接著一茬干。
分析
“精度”“深度”“溫度”締造美好宜居城市
據聯合國預測,至2030年,中國將擁有世界41座千萬人口以上特大城市中的8座。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提供的數據顯示,2050年我國城鎮化率可能超過70%,城鎮人口將達11億。這意味著,未來城市的宜居度將直接關系11億中國城鎮人的幸福感。
怎樣的城市才叫宜居?王建國說,一個宜居的城市應在空間上有設計、有精度,對歷史文化有感知、有深度,在公眾參與上有體驗、有溫度。
如何讓曾經粗放生長的城市變得更加宜居?王建國說,數字技術以及可視化,改變我們對城市形態社會構建的認知與發展,改變傳統公眾參與和調研方式,數字化城市設計是真正能結合法定規劃付諸實施的城市設計。■據新華社
更多資訊
-
多個外賓團組齊聚楊浦,贊嘆楊浦城市發展的獨特魅力2023.10.23
連日來,楊浦區迎來了國際民間人士代表團、泰國文官委員會代表團、德中友好協會代表團以及參加“國際展望”圓桌會議的國際智庫代表團等多個外賓團組的密集訪問。這些外賓走訪濱江、展館和企業,深入了解了楊浦城市發… 查看詳情 >
-
上大美院吳淞校區、江楊南路超級TOD進展如何?這座未來之城正加快規劃建設2023.10.23
加快南北轉型,是振興上海老工業基地、構建城市發展新格局的戰略之舉。作為南北轉型的重點區域,約26平方公里的吳淞創新城正邁入規劃建設“快車道”。 10月20日,吳淞創新城上實集團首批(重大)項目暨上大美… 查看詳情 >
-
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如何發展?觀察多地后,專家道出這一角色的重要性2023.10.23
“觀察集體經濟發展得好的鄉村,會發現村級領導班子太重要了,我稱這些人為‘行政企業家’,既擔任行政角色,也有市場敏感度。”在10月20日舉辦的第五期“鄉村振興·書記論劍”暨“上農論壇”活動上,圍繞推動新… 查看詳情 >
-
上海今年第十批次新房集中供應,32個樓盤備案均價62567元/平方米2023.10.23
記者10月22日從上海市房管局獲悉,上海今年第十次以集中批量供應的方式推出房源,涉及32個樓盤項目。 這批樓盤總建筑面積約103.3萬平方米,共計9240套,備案均價為62567元/平方米,分布在浦東… 查看詳情 >